扬好党建之“帆”,推动产业发展“乘风破浪”。长治市潞城区微子镇近年来将农业结构调整视为关键举措,旨在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和活力,并促进乡村振兴。该镇以党建工作为核心,依托龙头企业,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并通过制度保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镇域内推广特色种植。此举有效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振兴的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同时也帮助群众增加收入。
艾草飘香,产业兴旺
潞城的冬日里寒气逼人,然而在微子镇西靳村的光伏发电基地,却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20余名工人分散在田地间,正忙碌地播撒艾草的种子。山西潞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申张宝一边留意着播种的情况,一边向众人讲解:“现在正是艾草冬季播种的最佳时期,只要把握好时机,丰收便有了保障。”自2015年返回故乡开启创业之旅,申张宝不仅创立了种植合作社,设立了帮扶车间,更在2020年成功成立了山西潞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这8年的历程中,他已成为潞城区艾草产业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潞艾”品牌的形象代表。
艾草栽培与照料过程简便,一经栽种,便可持续多年丰收,对民众带来显著的经济收益。潞城区的党委和政府精心规划,对艾草产业给予了强有力的扶持。当得知山西潞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有意愿扩大种植范围时,微子镇的党委和政府便依托于推动村集体经济成长的专项工作组,充分利用组织优势,统筹土地资源,助力企业成长。申张宝表示:“得益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助力,我的创业征程变得顺畅不少,公司的年产值现已突破六百万元。”
岁月未曾辜负那些奋进者,而那些奋进者同样没有辜负时代。来自微子镇和合村的申张宝,成为了该村的支部委员。他充分展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走在前列、身先士卒,成功引领超过100户村民投身艾草特色种植,使得人均收入增长超3000元。申张宝兴奋地表示,随着公众对健康关注度的增强,我们公司生产的艾草制品,如艾条、艾草坐垫、枕头以及足浴包等,正逐渐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近期的一次直播活动,就成功吸引了超过一百个订单,这显示出我们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前景一片光明。
微子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艾草产业已成为关键环节。依托党建力量,精心规划,全面安排,中药企业携手当地企业长治县振兴小镇,共同推进,艾草种植面积从原先的2000亩增至如今的5000亩。以每亩艾草产量400公斤、年收三季的估算,微子镇每年可产出600万公斤的艾草原料。微子镇已经形成了从种植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蔬菜大棚,致富良方
微子镇的农业条件十分优越,在西靳村的高标准蔬菜大棚项目区,一排排大棚连绵不断,形成了一片壮观的景象。大棚内部绿意葱茏,充满生机,黄瓜、西红柿、西葫芦等新鲜蔬菜挂满枝桠,生长态势十分旺盛。
我接手了两个设施先进的蔬菜温室,起初种植的是西葫芦,其产量相当丰硕,日产量稳定在500至600斤;随后改种黄瓜,单日从一个大棚中可收获500斤黄瓜,这样的收入一天就能达到600多元。程李军表示,得益于智慧农业系统的支持,灌溉施肥、光照调节、温度控制以及湿度管理均无需过多担忧,且作物产量显著提升。一棚作物的年产量可达到九万斤,相应的销售额也大约在十五万元左右。
西靳村通过党的领导来强化村级集体经济的活力,村“两委”班子在充分调研和评议的基础上,致力于推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并对分散的资源进行了适度的整合。在此过程中,他们实施了土地整治、承包地流转以及集体资产确权到户等措施……这些调整的每一步,都是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由村集体统一安排和执行的,旨在最大限度地确保过程的公平与公正。
党员干部率先投资、自家的土地先行试验种植……在村里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下长治县振兴小镇,越来越多的村民纷纷加入。目前,西靳村实施了“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致力于发展高标准的蔬菜大棚项目,从而加速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并解决了本村及邻近村超过600人的就业问题。微子镇通过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西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郝云平表示,未来高标准蔬菜大棚将扩展至西靳村、东靳村和王都庄村,覆盖面积将超过800亩。此外,他们还将着手打造冷链仓储和物流集散等配套设施,旨在最终打造出微子镇的蔬菜特色小镇。
申燕军在潞城区微子镇党委及各村党支部会议、全体党员会议上表示,与会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思想,并规划未来发展方向。他指出,目前各地正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统筹推进农村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智慧的共享。同时,我们正努力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汇聚发展力量,以增强乡镇发展的活力和实力。
多点开花,播下希望
微子镇的农业调产中,艾草产业和高标准蔬菜大棚建设扮演了重要角色,而红彤彤的高粱同样成为了主角之一。在种植玉米和小麦等传统作物的基础上,该镇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在神头村、沟东村等地推广高粱种植。这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效益提升,还带动了生态旅游观光的发展,从而培育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确保高粱的品质与产量,微子镇党委充分利用其组织力量,统一在各个村党支部设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鼓励农户踊跃投身于种植活动;镇农业站不仅为村民统一采购种子,而且从始至终提供跟踪指导与服务。为了使合作社更加兴旺,微子镇党委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职能,始终将农民作为核心,致力于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完善扶持措施,提升指导服务水平,从而持续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发展动力和辐射力。此举一举实现了农业生产从耕作、种植、防治、收获到管理的全产业链规模经营、培养和提升,不仅壮大了村庄集体经济,还使村民的收入稳步增长。
微子镇坚决支持各村落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凭借资源优势和地理位置,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产业项目,同时积极推动合作社进行统一开发、种植和管理,以及统一品牌、经营和销售,协助群众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培育产业品牌。此外,还与农业企业、大型超市、电商平台等建立合作关系,拓宽销售途径,拓展产业链,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能力。
李秋香是微子镇神头村的居民,家中拥有五亩土地,过去主要从事玉米种植,但去年转而种植高粱。她透露:“今年村委提倡大家统一种植高粱,种子费用由村委承担,期间有专人负责施肥和除草,还向我们传授了许多高粱种植的技巧,最后村里还会统一收购。”对于李秋香来说,除了省心之外,最让她感到高兴的是,高粱的售价每斤最高可达两元,“这比玉米每斤高出五六毛钱呢。”
寒风刺骨,我站在微子镇比干岭之巅,远眺四周,一面是那片褐的高粱田地,另一面则是连绵起伏的蔬菜大棚;不远处,广袤的艾草地上飘散着令人心旷神怡的艾草香气,一幅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产业发展图景在我眼前逐渐铺展开来。申燕军强调,我国将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领导地位,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指导各个村庄团结协作,共同推进产业项目,合力打造地域品牌。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实现规模效应,将党对农村、农民、农业发展的关爱传递到每一片土地,从土地中汲取力量,探寻方向,寻求促进村集体收入增长和村民富裕的有效途径。(陈俊琦、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