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起,牛江波担任山西省壶关县西柏林村的大学生村官,他一直深受一个问题所困扰:众多农民外出谋生,如何确保那些留守儿童能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决定创办一所幼儿园,命名为春播少年宫,旨在减轻外出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心系留守儿童创办学校
牛江波,今年33岁,他不仅是壶关县西柏林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而且还担任着春播少年宫校长的职务。
牛江波出自农家,得益于亲友的扶持,方才完成了自己的学业。2003年长子县大学生毕业到村,他自大同师专毕业后,便投身于长子县的一所学校,担任了一名专职教师。三年时光荏苒,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勇敢地参加了“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并最终成为了壶关县西柏林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
在村里任职的时间逐渐延长后,牛江波注意到尽管村子的经济状况颇为优越,然而幼儿教育却显得十分滞后;孩子们不同年龄段混在一起上课,而授课的教师竟然是本村小学尚未毕业的年轻女教师。调研结果显示,全镇幼儿教育状况令人震惊:三成村庄将村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混淆,七成村庄甚至缺少幼儿园;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嬉戏的适龄儿童。同时,许多青壮年外出谋生,越来越多的孩子长期与老人为伴,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面对这一现状,牛江波深感痛心,于是萌生了创办一所专注于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幼儿园的念头。
谈论起来似乎简单,但真正执行起来却颇为不易。在资金短缺,向亲朋好友借款时,有人好心劝他不要冒险,也有人冷眼旁观;寻找专职教师时,因农村生活条件不佳而不愿前往;招生过程中,还遭遇了家长的不信任等种种困难。然而,在组织部、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以及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幼儿园最终成功招收了100多名学生。
良好的起点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牛江波及其学校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尊敬,学校更是陆续增设了两所分校,在校学生人数已超过400名。
抱团创业实现更大梦想
牛江波怀揣着创办一家规模化的幼儿园的梦想,希冀让更多适龄儿童在此快乐成长,然而资金短缺的问题让他这一梦想难以实现。直到县委组织部推出了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扶持政策,闫军、张小刚两位有相同志向的村官与牛江波一拍即合。他们共同筹集了150万元资金,在YBC创业扶持以及镇政府和教育局的大力协助下,百尺村的高标准、高品质、高水平的现代化新型幼儿园主体工程已全部竣工,而附属工程也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新幼儿园的启用,将为全镇一万户留守儿童提供就学便利,同时长子县大学生毕业到村,也将为40名大中专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此举也将彻底消除外出务工人员心中的顾虑。(本报记者李建斌邢兆远本报通讯员申学辉)
禁止对源代码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