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一场夏日的雨水驱散了连日来的炎热。雨过天晴,平静的湖面映照着清澈的蓝天和轻盈的云彩。大人们悠然自得地在沙滩上享受阳光,孩子们在水中尽情嬉戏,而远处,快艇划出的白色弧线在空中划过……
这里并非南国海岛,而是地处东北内陆的一个村庄。
这幅照片记录了7月5日神骏湾生态体验区的沙滩景象,由新华社记者恩浩拍摄。
神骏湾生态体验区坐落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的高根营子嘎查,当地居民亲切地称它为“小三亚”。然而,这个地方曾一度沦为荒废的沙坑,因长期缺乏管理,逐渐演变成了垃圾堆积场和臭水沟。
自2019年起,乌兰浩特市对高根营子嘎查及其周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了不懈的整治,通过铺设石碴、种植树木恢复绿化、挖掘深坑储存水源、清理河水等手段,将昔日的废弃沙坑变身为拥有蓝天碧水的诗意画卷。
生态环境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这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地成功打造了旅游景点,吸引了村民前来就业。景区的首批员工、嘎查的村民彭殿启谈及近年的变化,感慨万分:“昔日满是垃圾的沙坑已不复存在,变成了迷人的景区,而且优先安排了我们这些本地村民工作,我们的收入也因此有了显著提升。”
神骏湾生态体验区正值旅游高峰期,每日游客接待量超过三百人次。尤其在暑假时节,孩子们对水上浮桥、造浪池以及无动力乐园等水上娱乐设施情有独钟。乌兰哈达镇统战委员仲晋浩如此表示。
神骏湾的名声日益攀升,高根营子不仅成功运营了四家农家乐,还精心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民宿和采摘基地,为当地村民创造了超过五十个就业岗位,同时也为嘎查的设施农业园区吸引了众多人气。
这幅照片展示了7月5日所拍摄的高根营子嘎查的设施农业园区景象。新华社的摄影师恩浩负责了此次拍摄。
踏入温室大棚,一股清新的气息迎面扑来。乌兰哈达镇的党委书记米占元向我们介绍,这个农业园区占地达六万五千平方米,融合了智慧农业、创意农业以及农事体验等多种功能。“这里的日光温室大棚主要采用无土栽培和水培技术种植果蔬,如百香果、火龙果等,它们深受游客喜爱,成为了乌兰浩特市最受欢迎的采摘地之一。”
这幅照片展示了7月5日所摄的位于高根营子嘎查的设施农业园区内种植的百香果。新华社的记者恩浩负责了此次拍摄。
米占元指出,农旅产业的深度结合,为高根营子嘎查每年带来了超过300万元的村集体收益,同时促进了130多户村民开展庭院经济,使得每户平均增收达到了3万元。
夕阳洒下金辉,水面上波光粼粼。沙滩上的欢声笑语逐渐平息。农家乐中炊烟袅袅,饭菜的香气引得行人驻足。在凉爽的夏夜,嘎查的喧嚣依旧未减。(记者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