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路主题:神话之乡访古建踪迹·丹地洞庭邂微缩绿洲
二、线路特色:
长子县位于长治市西南端,毗邻上党盆地西部,西部倚靠太岳山脉,东部则面向太行山。这个地区是古代帝王尧的出生地,因其长子朱被封于此地,因此得名长子。在秦朝时期,设立长子县作为上党郡的治所。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慕容永在此地建立西燕国,并自称皇帝。隋朝开皇年间,长子县名恢复,并且自那时起,县名未曾变更。目前,全县范围内共有元朝及以前的历史建筑39座,其中13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鸠山坐落在长子县城西侧25公里处,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被文字记载的山峰之一。《精卫填海》这一神话故事便发生在这片土地上。湖西街的西侧耸立着雄伟的发鸠山,而其东侧则与宽阔的漳河相连。这里碧波荡漾,蓝天白云,风景如画,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极具观赏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誉为长子西湖、丹地洞庭。
三、推荐理由:
1.丹地洞庭,邂逅微缩绿洲。
2.晋东南民居文化。
3.神话之乡,寻访古建踪迹。
四、线路简介:
申村---东峪村--兴旺村---张店村---琚村
(一)申村
申村坐落在南陈镇人民政府西北方向约4.2公里的地方,这里不仅旅游资源充沛,而且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
申村水库,始建于1958年8月,其总库容达到3381万立方米。该水库位于海河流域浊漳河南源干流的上游,属于中型水库。它不仅具备防洪和灌溉等功能,而且是一种综合性利用的年调节中型水库。对于长子县的城乡居民而言,申村水库是至关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同时,它也是长治市主城区不可或缺的备用水源地。此地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及国家级湿地公园,拥有广阔视野与迷人风光,享有长子西湖、丹地洞庭的美称,四季气候宜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是休闲度假及水上活动的理想之地。
佛爷庙,始建于元代,作为研究元代建筑风格、技术及社会文化的关键实物,承载了历史见证。它不仅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宗教信仰、社会风貌和建筑工艺水平,而且在建筑结构、雕刻、彩绘等方面,充分展现了元代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斗拱结构简洁大气,木雕、石雕图案精致,整体艺术水准颇高,彰显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与非凡创造力。它是长子县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蕴含着该县数百年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对于探究当地历史文化的发展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
(二)东峪村
仙翁山木化石景区坐落于南陈镇东峪村,该地质公园内木化石资源遍布,总面积达25平方公里,地表上可见的木化石共有324处。这些木化石源自树木断裂后的树干,两端均保留截面。若将它们竖立,恢复原状,便宛若一棵棵高耸入云的大树,而该区域过去曾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密林。
距今约2.5亿年的二叠纪,木化石得以形成,其树种颇具特色,包括大南洋杉、平南洋杉、简元叶枝杉木以及美异木等,共计3属4种。这些树木的树干轮廓清晰,木质纹理明显,其中最粗的直径可达1.24米,最长者甚至达到14米。长子木化石群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处木化石群,其木化石的数量庞大、个体体积巨大、形态完整,这在国内外都极为罕见,不仅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也拥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堪称国内化石中的瑰宝。
(三)兴旺村
长子县东南部的兴旺村,与县城相隔13公里,全村共有362户人家,人口达到955人,耕地覆盖面积达2152亩。该景区依托各类群众性文旅活动,通过活动期间售卖儿童玩具、文化创意产品、游乐设施门票,以及提供烧烤露营设备、食材供应和收取摊位租金等方式,实现了收入的增加。兴旺村致力于提升景区的整体品质,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精品乡村旅游的典范目的地。梨园景区由儿童嘉年华、柳絮池塘、诗路花海和梨园洞天四大区域组成,同时设有梨园驿站休息区、千树观景台作为网红打卡地,以及窑洞民宿等设施。
(四)张店村
南张店村坐落在太行山巅的上党盆地西南边缘,其纬度大致介于35°至36°之间,经度则大约在112°至113°之间。该村毗邻太洛公路和太焦铁路。村南部有险峻的丹朱岭古长平关,这里曾是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的战场,而抗日战争时期的“张店战斗”也在此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业兴,这位北魏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与历学家,便诞生于此地。在明清时代,此处是晋豫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而在清代,它更是长子县四大重镇中的佼佼者。如今,它成为了慈林镇政府的所在地,全村拥有388户人家,共计1358位居民,耕地面积超过900亩。
现有明清、民国时期的古民居共计119处,这些古建筑在2016年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等七个部门联合认定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此外,这些村落还富含千年古村的历史底蕴、业兴故里的繁荣景象、茶道重驿的文化传承、明清老镇的独特风貌、抗战圣地的红色记忆以及人文名乡的人文魅力。
(五)琚村
琚村坐落在长治市长子县东南部,色头镇的版图之内。古时候,“琚”字的本义是指人们佩戴的玉石。这样一个藏有美玉的村庄长子县八大景点,自然美丽无比。它背倚着紫云山,展现出大唐盛世的壮丽景象。长子县古八景中的“紫岫晴云”便是指此地,而且这个美名还是皇帝亲自题写的。在千年前的一个重阳佳节,担任潞州别驾的李隆基攀登高峰,极目远望,西南方的琚村村北山巅上,紫气缭绕,彩云飘荡,宛如人间仙境。
循图寻觅,“紫云山”之名在民间广为流传,历史悠久,自古至今。李隆基皇帝亲笔题写的“紫岫晴云”四字,皇家赐名,实为难得一见。然而,如今皇帝的御笔已难觅踪迹,倒是明代中州范志完所书“紫云山”的石碑保存得相当完好,山名雅致,字体更是飘逸灵动。
五、民宿推荐:
色头镇赵家庄村滴谷泉山庄(2022年评定太行人家)
线路二
一、线路主题:仙翁化石红色文旅·九连环院农科方兴
二、线路特色:
长治市西南角的长子县,其境内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达到了891处,而元朝以前的木结构古建筑则有36处,这一数字显著高于本地区其他县区。2007年9月,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将长子县授予“千年古县”的称号。此外,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神话传说、潞商民居等丰富的传统地域文化(古色文化)元素,在该县的文化构成中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再者,以党战役中的关键战场“北高庙”为纽带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以及以仙翁山木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为标志的“一园”,以精卫湖和皇明湖为特色的“两湖”,以及以发鸠山、羊头山和仙翁山为代表的“三山”绿色山水资源,这些资源在本地区同样占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第三,以“方兴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引领的现代观光农业正蓬勃发展,渐入“文化旅游”领域。第四,以“特高压”、“康宝药业”等工业园区为景点的现代新型工业亦吸引了众多探寻者。综合来看,长子县当之无愧地成为文化旅游的佼佼者。
三、推荐理由:
1.是神话之乡,也是红色沃土。
2.丹朱故地,康养惬意。
3.古建之美,动人心魄。
四、线路简介:
(一)西马头村
西马村坐落在长子县城北边大约七公里的地方,由长临高速的连接线穿过,交通十分便捷。该村占地面积达1272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036亩。全村共有160户人家,居民总数为508人,且拥有党员28名。
围棋文化长廊内,导览图清晰标示了西马村内的数处关键地点。沿着两旁的民居,墙体上的彩绘生动地述说着围棋与象棋的故事,并向村民及游客传授了基本游戏规则长子县八大景点,整个区域弥漫着浓厚的“智慧竞技”气息。传说中的尧帝创造了围棋,并以此教导其子丹朱。尧王为了教导好玩的丹朱,设计了一款动静结合、变化无穷的棋类游戏,此游戏便被称作“围棋”。丹朱在围棋的领悟中逐渐成长,变得成熟且稳重,豁达且大度,成年后,他作为长子的杰出成就,成为了一位功勋显著的部落首领。这条长廊不仅代表了物理空间的创新尝试,更是一条启迪乡村创新活力的智慧之道,它让每一位前来参与活动的棋手都能身临其境,沉浸在“棋”的乐趣之中。
(二)关村
碾张乡关村的皇明湖,与鲍家河水库相接,是漳河支流岚河的上游地带。2002年,县政府将这片库区命名为皇明湖景区,并着手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这一举措是长子县“三山两寺两水一城”整体旅游开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景区占地面积超过200亩,其中湖面面积达500亩,整体占地总面积超过2000亩。景区内设有采摘园、设施大棚、皇明湖农庄、儿童乐园、渡口、环湖路等项目。游客可以在此体验休闲娱乐、草坪婚礼、观光旅游、农耕文化等多种活动。同时,景区还不断完善栈桥、步道、亭廊等配套设施。目前,景区已初步具备一日游接待能力。2023年全年,景区共接待游客超过5000人次。景区正致力于打造集餐饮、休闲、住宿为一体的多功能美丽乡村生态旅游区,不断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三)岭上村
常张乡岭上村的勇士沟内,坐落着岭上村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超过十亩。
该基地的规划与建设主要围绕“陈赓在长子”红色教育展览馆以及红色外景体验区这两个核心区域展开。展览馆内,目前展示的六个窑洞分别以“战地指挥部”、“解放长子”、“战地医院”、“奋勇支前”、“革命伉俪”和“英烈忠魂”为主题,它们以实物、实景和实事为展示基础,通过微缩景观、历史资料和图片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长子县在上党战役中的重大历史功绩,致力于开发红色教育资源,并构建了一个党性教育的广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