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即将来临,2025年度的养老金调整也将指日可待。截至2024年底,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总数攀升至14739万人,相较前一年,人数净增543万。若将去世人员计算在内,预计将有超过1000万的新退休老人加入行列。
这位朋友为女性,她的生日将在2025年7月到来,届时她将满50岁。她目前处于无业状态,计划在达到50岁之际便提前退休。她过去缴纳的养老保险基数较高,目前个人账户中已有25万元余额。在这样的条件下,若她以30年的工龄退休,能否每月领取到5000元的养老金呢?
退休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涵盖两个主要部分:一是基础养老金,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
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计算方式为:取退休前一年社会平均工资或养老金计发基数,乘以(1加上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再除以2,然后乘以缴费年限,最后再乘以1%。
各省份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退休时的社平工资或计发基数上。截至目前,今年多数地区的社平工资或计发基数尚未对外公布。而在去年,河南省的社平工资或计发基数最低,为6606元,而上海市的则最高,达到了12307元。大多数省份的社平工资或计发基数位于7000至8000元区间,例如河北省的为7265元,山东省的为7678元。北京市的退休金标准为11883元,西藏自治区的退休金标准为11546元,而广东省深圳企业的退休金则为11181元。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的资金数额,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个人平均缴费的比例,同时,这一数额也与所在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紧密相关。当所在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在7000至8000元区间时,若个人账户余额达到25万元,那么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大致可预期在1.2至1.5这个范围内。
若平均缴费系数为1.2,累计缴费时长达到30年,则可享受相当于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3%的退休待遇。以江苏省的月均社会平均工资8785元为基准,预计基础养老金的月领取金额约为2899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剩余金额除以根据退休年龄所确定的每月领取金额的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所对应的月数,在全国范围内执行统一的标准。以50岁为例,其计发月数为195个月;55岁则为170个月;而60岁则是139个月。若退休年龄有所推迟,相应的计发月数将按比例相应减少。以50岁零一个月为例,其计发月数将变为194.6个月。
个人账户中现有资金达到25万元,若以50岁退休来计算,可领取养老金的月数共计195个月,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金额为1282元。
将这两部分养老金加在一起,数额可能只有4181元,这样的金额似乎显得有些偏低。
实际上,多数地区设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时间大多集中在1996年左右,若工龄达到30年,尚余约半年的计发年限,届时可领取每月大约100元的过渡性养老金。
除此之外,参保者在离世后还能获得丧葬补助金及抚恤金。丧葬补助金等同于两个月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江苏省大约是5515元乘以2。抚恤金的数额则依据领取养老金的时长和缴费年限综合评定,通常能领取9至24个月,最少时可领5万元,最多则可达十几万元。另外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有余额的话,也可以继承。
此外,2025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即将到来,预计增幅将在2%至2.5%之间。尽管今年的退休人员不会参与到此次养老金调整中,但他们将依据新发布的计发基数重新核算养老金,通常情况下,养老金数额也会相应增加。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一般余额达到25万元;对于工龄满30年的女性职工而言,养老金超过5000元的情况极为罕见,即便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这样的待遇也较为少见;而能够领取4000多元的养老金,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养老金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