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在《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中作出明确规定,致力于全力塑造“锦绣天府·安逸四川”这一文旅品牌,以此为契机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在此期间,四川省的文化旅游市场呈现出持续且稳定的增长态势。得益于过境免签等政策的推动,成都航空口岸的出入境人员和航班数量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其中,出入境人数和航班量在中西部地区航空口岸中位居最前列。
新业态点燃文旅消费热潮
年初,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度席卷而来,四川的哪吒主题文旅资源因而迎来了游客高峰。其中,创新融合的娱乐方式尤其吸引了年轻一代:天府国际动漫城变成了动漫迷们的聚集地,而封面新闻与主办方共同打造的“星河奇境·五一国潮嘉年华”活动,更是让天府大屋檐成为了成都五一期间的热门打卡地。沉浸式演艺作为一种文旅融合的新形式,甘孜州推出的《康定情歌》情景歌舞剧、《飞夺泸定桥》沉浸式演出,广元剑门关景区的《剑门长歌》光影秀、翠云廊《点树交印》的古制巡演,还有雅安的“跟着演艺去旅行”优惠套餐等,这些活动共同打造了文旅消费的新场景。此外,低空旅游、数字体验、赛事联动等多种形态的加入,进一步拓展了文旅产业的边界。市场反馈显示,在五一假期,成都成功跻身全国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前五名,同时高居国内自驾游热门城市首位。
理性消费重塑市场格局
彭昌翼,四川公司总经理,深入分析并指出,随着夜间游、农贸市场游、露营、演艺、AR技术以及云旅游等新兴业态和场景的迅猛发展,旅游产业正经历着内涵的深刻变革。旅游活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而是拓展到了文化传播、民族融合以及国家形象展示等多个新领域。在消费领域,旅游门店的经营数据揭示,零负团费产品已基本从市场上消失,而品质游、定制游、主题小包团等中高端旅游产品则成为了销售的主力军。与此同时,亲子游、避暑游、研学游等细分市场产品在上半年占据了76%的销售比例。值得关注的是,银发旅游经济正强势兴起,邮轮游和专列旅游成为老年游客的首选出行方式,尤其是云南临沧的“熊猫专列”,其接待游客的数量已超过5000人次。
暑期消费季激活市场新动能
7月2日,四川省正式拉开了2025年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的序幕,全省范围内共发放了价值6565万元的文旅消费券。在成都,众多剧院纷纷推出了话剧、舞剧、音乐剧等高品质的演出,既有新作品的首次亮相,也有国际上的精品剧目。根据市场预期,亲近水边的避暑活动、山地的度假体验、夜间的文艺表演、文化教育研学旅行、美食主题的餐饮以及各类体育赛事,都将成为这个夏天消费的热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