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种动植物安家温榆河公园!这是要打造啥样的生态旅游地标?

位于北京城市生态建设蓝图之中的温榆河公园,凭借其独树一帜的生态魅力和丰富的旅游体验,已成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象征。近期发布的《北京温榆河公园生物多样性发展白皮书2025年》(以下简称《白皮书》),首次向世人展示了这座“城市绿肺”的生态脉络——记录显示,已有880种动植物在此安家,短短4年间,新增物种数量超过200种。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目前公园二期工程正加紧施工,预计将在今年9月底基本完工并对外开放,这一进展标志着公园正逐步从单一的生态保护区转变为集生态保护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地标。

探访

880种动植物“安家”公园变“观鸟地标”

夏日的温榆河公园绿意盎然,月季、蔷薇、丁香等花卉竞相绽放,展现出勃勃生机。芦苇荡中,鸟鸣声此起彼伏——这片占地30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态区域,现已成为880种动植物的栖息地。

在公园的另一侧,几只野鸭正欢快地在温榆河公园东区的玉湖上游玩。玉湖的南边,荷叶层层叠叠,河岸边的柳树枝条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几位游客正忙着拍照留念——这碧波荡漾的野趣,树影婆娑映入镜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个地方,便是园区内知名的“五柳观湖”景观。眼前的美景让人难以置信,这里曾经不过是一个村边的普通水塘,周边还聚集着一些低端产业。

疏整促工程完成后,村庄实施了搬迁,玉湖转变成了美丽的景观湖,那里时常可见凤头鸭、绿头鸭以及赤麻鸭的身影。玉湖的这一变化,恰好是温榆河公园进行改造升级的一个生动例证。通过环境整治和自然生态空间的保护,温榆河公园为众多动植物打造了优越的生态防线和栖息地。公园更成为了连接北部燕山生态屏障与城市中心的至关重要的生态枢纽,同时也是北京城区最大的生态“绿肺”。

野生鸟类凭借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反应,赢得了生态环境“晴雨表”和“监考官”的美誉。目前,在温榆河公园这片区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黄胸鹀、大鸨、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等稀有鸟类,频繁出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华秋沙鸭选择在此地过冬,从而使得华北平原仅此一地成为已知的越冬栖息地;长尾鸭、黄脚银鸥、理氏鹨、红尾鸫等鸟类种类刷新了公园的鸟类记录;鸳鸯、小、苍鹭、大白鹭等“常驻客”的种群数量保持稳定;而这里的河滩地更是北京平原地区小弄蝶的唯一已知栖息地……温榆河公园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鸟类乐园”,在众多观鸟爱好者心中,它就是那片神圣的天堂。

变化

4年增200余种动植物系统性构建生态基底

园区内不仅发现了种类繁多的珍稀鸟类,而且还有众多水生生物清洁指示性物种和健康水体代表性物种,例如宽鳍鱲、马口鱼以及EPT水生生物等,这些物种在园区的多个水域均有分布。

宽鳍鱲和马口鱼对水质和水生环境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EPT水生生物,即蜉蝣目、樍翅目、毛翅目的生物,被誉为“水质三剑客”,它们的耐污能力较弱,对水质变化非常敏感,且产卵和生活的首选是清澈的水体。张耀方,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他指出,这些微小的生物如同河道健康的“形象大使”,它们在温榆河公园的广泛分布,充分证明了公园水质的显著提升。

此外,在温榆河公园,蝴蝶的种类丰富度和分布均匀性都有所提升,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以及北京市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北方狭口蛙等物种也在此繁衍生息。《白皮书》指出,相较于四年前,温榆河公园目前记录到的动植物种类已经增加了200多种。

这一系列生态成果的获得,得益于温榆河公园对生态基础的全面性打造。

温榆河公园位于朝阳、顺义、昌平三区的交汇处,此地汇聚了清河、温榆河以及老河湾三条河流,成为了一个集山水林田湖草沙于一体的城市生态核心区。自2020年开始,公园采纳了生态优先原则,以及精细化管理与自然野性的融合,实施了一系列低干扰的荒野化管理制度。同时,创新性地推行了“生态四级分区管控”策略,明确划分了生态保留区、生态优先区、生态体验区和生态游憩区,对各个区域进行了差异化的布局规划、景观设计以及游客引导工作。

公园内划设了约9平方公里的自然区域,并对其实施了荒野化管理制度。在这片区域内,有一片约0.8平方公里的核心地带,特别为野生动植物的生长而设立,被称为“生态心”。该核心区实行封闭管理,所有植被均保持原有状态,不进行修剪、割除或除虫等人为干预,让自然过程主导生态的恢复,确保其成为一个少有人至、草木茂盛、鸟语花香的荒野之地。朝阳区生态环境局的相关负责人指出,构建荒野封闭区是城市实现“再野化”的重要举措,此举旨在降低人为干扰,同时促进关键物种的回归和破碎生态系统的连接,进而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创新

金盏温榆河畔_北京京城四季清洗科技有限公司_

二期差异化规划拓展生态旅游边界

温榆河公园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增长,离不开工作人员对园区环境以及动植物进行的科学、精细化管理。为此,公园制定了水土保持的专项方案,同时,还推出了古树保护的专项计划。此外,针对密林、疏林、灌丛、草地、农田、滩涂、水域以及洼塘这八大生境,公园提出了相应的保育和修复策略。

对在河岸峭壁上筑巢、对水位波动反应敏感的冠鱼狗,工作人员进行了细致的水位调节;对于极度依赖荻草的小弄蝶,他们采取了紧急措施保护其原始栖息地;对于倾向于在易接近的道路旁繁殖的红角鸮,工作人员设立了隔离设施,并由水务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轮流负责监护……基于多年的生态监测数据,公园选定了17种具有代表性的物种,对其栖息地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依据它们的各自特点,实施了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在此背景下,温榆河公园二期建设项目正在加紧实施,位于京承高速东侧的18平方公里区域预计在今年9月底将全面建成并对外开放。据朝阳文旅集团总经理薛小菲透露,温榆河公园二期工程将与示范区、一期公园实现功能上的差异化和相互补充。

在公园扩建的第二阶段,我们秉持着“生态、生活、生机”的核心理念,融入了“湖岛生活方式、台地运动空间、驿站潮流娱乐、新型娱乐乐趣、荒野露营体验、田园牧歌风情”等六大独特的户外文化旅游消费场景。这些场景旨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选择,其中包括水上活动、网球比赛、极限运动等充满活力的项目,以及亲子互动、宠物友好、休闲露营等充满温馨的氛围,还提供了马术体验等特色活动。”薛小菲说。

据悉,温榆河公园二期工程将致力于加强生态基础建设,力求在生态保护与文化旅游体验之间实现和谐结合,从而为市民们开辟一种全新的城市休闲度假方式。

朝阳区除温榆河公园外,近年来亦积极推动奥森公园、朝阳公园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公园的建设。该区通过实施温榆河公园的荒野化管理以及奥森公园的生态廊道等示范项目,不断革新保护策略,打造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并进一步拓宽了生态旅游的范畴。

亮点

文旅场景持续迭变生态资源变多元体验

如何将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转化为宝贵的财富?温榆河公园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和实践。公园精心策划,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季节花园景观,将生态资源巧妙地转化为丰富多彩的文旅体验,打造了“四季温榆”这一全天候旅游体系:春天,金黄的油菜花海与各类运动项目相得益彰;夏日,荷花盛开之际,水上清凉项目应运而生;秋天,油葵花海与露营活动完美融合;而冬季,则将欢乐的冰雪游戏与璀璨的光影盛宴巧妙结合。“我们期望‘四季温榆’能为市民和游客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带来别样的愉悦体验。””北京温榆河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经理张春介绍。

在温榆河公园的芸上梯田附近,工人们正在对刚刚收割过的油菜花田进行灌溉,为即将到来的新一季作物种植做足准备。本年度,他们计划分三个阶段种植作物,春天种植油菜花,秋天则种植油葵,而在两者之间,还将种植五彩斑斓的荞麦。到了七八月份,市民们便能够欣赏到这些新种植的农作物所形成的独特景观。张春介绍说,这些不同种类的农作物不仅为园区增添了新的旅游亮点,也极大地丰富了游客们的游览体验。

四季风光各异,温榆千灯会连续举办两届,已成为京城新春灯会的典范。在刚刚过去的冬季,“2025北京千灯夜”活动通过四大篇章、八大主题区域,展出了超过千组自贡彩灯,巧妙地融入了王者荣耀、泡泡玛特等知名IP元素,并与国风舞蹈、3DMapping秀等表演相结合,构筑了一个集“吃、喝、游、购、赏”于一体的沉浸式夜游体验,从而成为了北京夜间经济的新亮点。

温榆河公园在生态修复与文旅融合的道路上,秉持“生态优先、精野结合”的理念,展现了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展望未来,随着二期的建成与开放,这座融合生物多样性保护、蓄滞洪能力以及文旅体验于一体的城市生态中心,必将成为北京向全球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生动窗口。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备案号:晋ICP备19004532号-1
友情链接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永川行政服务中心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 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

温馨提示

百亿补贴福利攻略.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