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9点整,杭州西站的候车大厅里人潮涌动。来自上海的游客吴先生,手举着高铁票,对儿子笑着说:“从这里到桐庐瑶琳仙境仅需1.5小时,比自驾车节省了两小时的时间呢!”
杭州西站候车大厅。浙江轨道集团 供图
湖杭铁路与杭温高铁共同构成的“黄金双轨”体系,在便捷交通的背后,成为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上半年,这两条重要交通干线共运送了超过千万人次旅客,推动着文旅、产业与城市的深度融合,一股“高铁经济”的浪潮正迅猛席卷而来。
作为长三角地区“轨道上的明珠”,浙江交通集团主导建设的湖杭高铁在本年上半年实现了735.02万人的旅客运输量,这一数字同比去年增长了175%。同时,杭州西站共开行列车20640趟,同比增长了149%。旅客从杭州西站出发,可以轻松抵达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在内的超过146个国内外城市。
我频繁往返于上海,乘坐从杭州西站始发的列车,其中最快的一趟仅需1小时2分钟便可抵达虹桥,对于居住在杭州城西的居民来说,这无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杭州西站等待火车的周女士面带微笑地说道。湖杭高铁将杭温高铁、沪苏湖高铁等众多热门线路紧密相连,成为多条高铁之间的“黄金纽带”。它紧紧抓住长三角高铁网络形成的有利时机,开创了“干线全线贯通与支线有效引流”的运营新模式,充分发挥了路网的整体聚合效应,充分满足了旅客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杭州西站自投入运营至今已超过1000日,期间共开行列车达10.6万次,接待旅客总量超过3360万人次。它在长三角地区的高速铁路网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铁路,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引领性的、至关重要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自今年起,浙江交通集团旗下的湖杭铁路公司坚持以“稳定运营、拓展经营、提升效能”为核心指导思想,不断致力于运输组织优化、资源价值深度开发、成本精确控制等三大关键任务的落实。通过这些努力,公司成功实现了运营数据、经营品质和管理效率的全面提高,进而为“长三角地区的高速铁路网络”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复兴号列车行驶在杭温高铁上。浙江交通集团 供图
经济辐射效应凸显,文旅产业乘势而起。杭温高铁的投入使用显著推动了沿线文化旅游业的繁荣:桐庐县将瑶琳仙境和大奇山景区连接起来,并派发了文化旅游礼包;横店影视城在暑期迎来了翻倍的人流量,催生了“高铁追星”这一新兴业态;浦江的水晶产业和义乌的小商品借助高铁的便利加速了出口,物流成本大幅下降;在今年“五一”假期,桐庐东站接待的旅客数量达到了历史新高,省外如江苏、上海、安徽等地的游客比例明显增加,而宁波等省内游客的增长率更是超过了40%。
自今年起,浙江交通集团杭温铁路二期建设项目指挥部采取了多项措施,对运输能力进行优化整合。他们主动与国铁上海局集团沟通,成功提升了列车运行频次,从而使得旅客发送量持续上升,充分满足了沿线居民的出行需求。
高铁从“筑路”迈向“筑梦”,正逐步提升“轨道上的长三角”的完整性。疾驰的列车车厢承载着游子归乡的渴望、创业者的梦想以及产业的活力,沿着铺设的黄金走廊飞驰。一条条钢铁脉络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将长三角城市群塑造成“发展共同体”,将一体化的浪潮从规划蓝图转化为现实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