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祝盼 毛浓曦
秦腔的演出风格兼具朴素、粗犷、豪迈的特质,亦含有柔美、缠绵的韵味,生活气息浓郁。通过走进企业,让众多职工得以深入体验、认知并喜爱秦腔,成为秦腔文化的传承者……6月27日午后,西安市总工会携手西安三意社,在中建安装华西公司共同举办了“秦腔走进企业”的活动,并举行了“西安市职工秦腔文化艺术家园”的揭牌仪式。西安三意社社长、国家一级演员侯红琴现场演绎的《苏三起解》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她激动地表达了对秦腔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秦腔又称“梆子腔”或“陕西梆子”,它起源于元明时期,在关中地区流传开来,是一种将劝善调、当地民间音乐与关中方言相结合的戏曲声腔剧种。到了清初,秦腔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的戏曲剧种。西安市总工会经济技术劳动保护部部长许丽表示,秦腔作为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的举办旨在全面执行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文化兴市”战略方针,积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活动以工会组织为桥梁和纽带,致力于促进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并旨在丰富广大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活动现场,西安市总工会副主席陈曦为华西公司、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四家单位颁发了“西安市职工秦腔文化艺术家园”的牌匾。这些单位有幸成为全市首批进行试点的单位。陈曦指出,设立“西安市职工秦腔文化艺术家园”这一项目,既是秦腔文化融入企业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意味着职工秦腔文化活动拥有了稳固且高规格的基地。这样的基地有利于举办各类职工秦腔文化活动,并有望成为职工凝聚力、服务性以及风采展示的文化新高地。
在随后的讨论中,侯红琴细致入微地阐述了秦腔的起源、艺术风格、著名剧目,以及它在现代的延续与进步。她不仅从理论上进行了讲解,还通过现场表演了《苏三起解》、《飘彩》、《探窑》、《关中晓月》等众多秦腔经典唱段。今日,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秦腔艺术的魅力,职工们纷纷表示震撼不已。近年来,华西公司不仅积极承办、协办了西安市建交工会红歌赛、文艺汇演进工地、职工足球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还致力于不断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展望未来,公司计划依托“2+2”活动(每周安排2小时学习、2小时运动),持续学习和传承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建安装华西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
据消息,除了已经挂牌成为“西安市职工秦腔文化艺术家园”的最初四家企业之外,这项活动还将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展开。它将秦腔的韵味和地方特色融入企业的文化精髓,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歌声成为工厂车间里的激励旋律,让员工将艺术欣赏转化为精神上的动力,从而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业绩,共同奏响时代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