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尾声的《以法之名》,转折点自然始于狼人的内讧。
大厦倾塌,由内而始。
即便师生关系再怎么亲近,一旦出现偏袒,利益分配的不均,自然就很难保持稳定。
江远学成归来,标志着禹天成筹备已久的三年计划即将付诸实践。在此过程中,江远成为了禹天成新阶段极为倚重的核心人物。尽管江远年纪轻轻,他却非同小可,不仅拥有显赫的背景,更具备精湛的技术,这使得禹天成对他更加重视。
然而,谁又能料到,这种倾向竟然引发了学生陈胜龙的不满情绪。如今,禹天成对江远的话言听计从,完全忽略了其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陈胜龙因观念上的冲突、矛盾的加剧以及利益的失衡,选择了背叛恩师的路径。他不仅自己走上了这条路,还煽动了自己的兄弟熊磊一同背叛老师,最终导致了万川矿难的悲剧发生。
可殊不知,这样的莽撞,也是他们黑恶大厦崩塌的开始。
陈胜龙与熊磊,在禹天成的指挥下,主要扮演的是执行者的角色,而在策略层面,他们仍需依赖导师的指导。即便在推翻万海的计划中,他们所依赖的也是程子健的力量。陈胜龙和熊磊,他们可以说是勇有余而谋不足。即便偶有谋略,也往往是低级的。
现今发生的矿难事件,其处理手法显得极为粗糙,缺乏周密的思考,最终导致证据被公之于众。不仅如此,矿难本身存在诸多问题,暴露出众多缺陷。即便有庇护,也难以抵挡调查的深入。更令人惊讶的是,相关证据甚至直接送达至省级部门。
正是由于万川矿难的发生,以及之前的一系列筹备工作,万海案得以重新启动调查程序,并且专案组正式组建成立。
从指导小组到专案小组,改变的不仅仅是名称,还包括了规模、大小以及等级层次,对于禹天成、陈胜龙等黑恶势力成员而言,他们曾经的好时光即将画上句号。
万川矿难成为专案组调查的起点,凭借所拍摄到的证据以及其他获取的线索,姜红军成为了首个被捕的人。
此处,隐藏财物的手段再次成为焦点。姜红军果断将藏匿于空调内部。
谢鸿飞曾将金条藏匿于鸡舍,而姜红军则将其藏于空调之中,未来藏钱的方法定会层出不穷。无论藏于何处,都无法逃脱专案组敏锐的洞察。
起初,姜红军尚抱有一丝侥幸心理,然而面对堆积如山的铁证,他终究还是选择了坦白,供述了自己的多项罪行,这一行为也直接导致了他的直接上司孙飞被牵涉其中。
尽管姜红军资历深厚,身为一名资深刑警,他却未能掩饰自己的不足,缺乏深藏不露的心机和手段,结果轻易就被专案组识破。
比起他的上司孙飞,姜红军确实嫩了点。
而孙飞虽然更为老道,也依旧难逃法网,也很快就被专案组抓获。
自然,起初他尚存一丝幻想,期盼着上级能够伸出援手,然而面对重大困境,又有哪位领导敢于为他担保呢?
在心灰意冷之际,孙飞打算逃离,临行前仍不忘喝上一碗羊汤,而这碗羊汤也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碗。
孙飞毕竟资历深且经验丰富,面对那两位新手,他们始终无法攻克难关,结果还是得靠洪亮的到来才得以解决。
两个保护伞相继被捕,尽管大厦倒塌尚需时日,然而专案组已将侦查焦点聚焦于程子健。
程子健,这位司法界的中间人,在万海案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显而易见,他并非此案背后真正的操纵者。对于专案组而言,仍需进行更为详尽的深入调查。
黑恶势力虽然重视情感,坚守江湖道义,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一切都难以经受考验。再者,每个狼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打算,各有各的小算盘,毕竟追求个人利益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因此,一旦出现些许不公或矛盾,他们的联盟便会迅速瓦解。
陈胜龙虽然勇敢无畏,却未曾领悟老师的智谋之道,而且过分依赖他人,导致自己思维变得单纯,一时冲动之下犯下了严重的错误。
孙飞曾向陈胜龙提出过要他多动脑筋,然而,自视甚高的陈胜龙并未采纳这些建议,仍旧固执己见,通过暴力手段追求利益,最终导致了他自己的灭亡。
在塑造反派角色方面,《以法之名》并没有像《狂飙》那样赋予其魅力,而是始终保持着邪恶的本质,坏人就是坏人,毫无例外。
这种反面角色的刻画虽然显得有些特殊和单调,却显得更加阴暗、恶劣且令人愤慨。与《狂飙》相比,它引发的更多是同情,却无法达到《狂飙》那般精彩的程度。然而,正面角色的塑造在《狂飙》之上。
从刑警到检察官,张译在两部剧中的表现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在《狂飙》里,张译饰演的角色表情和变化都不多,而在《以法之名》中,他的表演则显得更加贴近生活,接地气,甚至时不时带点幽默和滑稽,显得更加有生活气息。不过,无论在哪部剧中,他坚守的公平正义原则始终如一。相较之下,《以法之名》中的表现更为出色,更加真实,而且角色性格的矛盾性也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