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清朝皇帝翻牌子临幸妃子是美事?残酷真相远超想象

随着《甄嬛传》、《如懿传》等清宫剧集的广泛播出,现代观众对于清朝后宫的生活场景产生了浓厚的浪漫憧憬。

众多人常常误以为皇帝宠爱妃子乃是一场充满浪漫情调的佳话,涉及翻牌之举、红烛映照的夜晚以及彼此间流露的深情款款。

实际上,历史的真实面貌并非电视剧所展现的那般简单,而且它所揭示的情节比影视作品中所表现的要复杂得多,残酷得多。

清朝后宫妃嫔受到皇帝宠幸的程序,本质上构成了一整套严密、充满压迫性的权力操作体系。

妃嫔们只是皇权斗争中的小小棋子,她们的命运完全受制于严格的宫廷礼仪和无法抵挡的政治权衡。

也就是说,这些妃子仅仅是皇权政治中的一枚棋子,同时也是朝廷庞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

清朝“侍寝制度”的演变

在1583年,努尔哈赤凭借祖父传下的“十三副遗甲”举起了起义的旗帜,而那时,后宫制度尚处于萌芽阶段,尚未显现出任何迹象。

那时,女真人的婚配习俗极为简陋而直接,只要家财丰厚、权势显赫,便能娶得多位妻妾,而这些妻妾均被统称为“福晋”。

努尔哈赤一次性迎娶了十六位妻子,她们都被称为福晋。在那个时代,并没有严格的等级和地位划分,她们之间相处融洽,彼此和睦。

另外,努尔哈赤临幸妃子们时也相对比较随意。

史籍记载,在努尔哈赤统治的时代,众多后妃们居住在简陋的帐篷里,每当皇帝驾临妃子处,他常常亲自骑马前往,这充分展现了游牧民族特有的豁达与豪放。

在1612年,努尔哈赤采取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措,他主动向蒙古科尔沁部的明安贝勒提出了婚姻请求。

显而易见,努尔哈赤与蒙古女性的结合并非出于情感,实则着眼于军事,这场婚姻换来的,是精锐的骑兵、广阔的草原以及重要的战略盟友。

从那一刻起,政治联姻就开始写在了清朝后宫的基因里。

1626年,努尔哈赤离世,皇太极接替王位。在皇太极的统治之下,政权日益稳固,后宫的规章制度亦逐步得到完善。

_清朝电视剧片段_真实的清朝电影

在1632年,即天聪六年,皇太极为了凸显其特殊地位,创设了“五宫并嫡”这一制度。

这五宫包括中宫、东宫、西宫、次东宫以及次西宫,名称听起来颇为气派,实则不过是五个用以政治博弈的筹码。

女真族当时依赖蒙古的支持,因此皇太极的五位妻子均为蒙古族女子。

在皇太极的初期阶段,相较于努尔哈赤时代,后宫虽确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然而妃嫔们依旧享有较大的个人空间,而皇帝亦能较为自由地进出妃嫔的住所。

自1636年起,皇太极登基称帝,将国名更改为“大清”。那时,为了满足统治需求,后宫制度逐渐脱离了对蒙古的依赖,转而逐步向汉族制度靠拢。

与此同时,政治间的交易活动愈发频繁,册封典礼的流程也日渐繁琐,等级制度愈发严格,妃嫔们逐渐沦为纯粹的政治工具。

八个等级的“人间炼狱”

到了康熙时期,后妃制度进一步完善。

康熙十六年,即公元1677年,敬事房正式成立,这一举措标志着后宫管理步入制度化的新纪元。

当时后宫的等级划分清晰,具体包括:位居最高的是皇后,其次是皇贵妃,紧随其后的是贵妃,然后是妃,再往下是嫔,接着是贵人,再之后是常在,最后是答应。

皇后独揽六宫大权,而皇贵妃名额仅限一位,贵妃则有两位,妃位有四位,嫔位有六位,至于贵人、常在、答应,则没有固定的名额。

无固定名额,这表示只要皇帝乐意,便可源源不断地挑选年轻貌美的女子,然而另一方面,这也预示着那些地位卑微的贵人可能沦为牺牲品。

史料显示,康熙帝共有妃嫔55位,其子嗣亦达55人,如此众多的人口,若缺乏专设机构进行管理,恐怕难以避免出现各种问题。

于是,1677年,大清首创了“敬事房”机构。

在多数人的观念中,敬事房被视为太监进行阉割的场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它实际上是一个专门负责监管皇帝后宫生活的机构,并且拥有相当大的权力。

另外,设立敬事房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对皇帝和后宫的约束。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备案号:晋ICP备19004532号-1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