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手表,尤其是像劳力士这样的品牌,早已享誉全球。这些名表不仅是瑞士制造的象征,更是成功人士身份的象征。因此,在某个时期,瑞士手表的价格一度被炒至百万级别。
然而,在最近两年间,瑞士手表的市场销量急剧下滑,价格甚至跌至零售水平,昔日的奢侈品佼佼者如今正逐渐失去市场地位,而年轻消费者们则更倾向于佩戴智能手表。
为啥会有这样的情况?为啥现在那么多的奢侈品都卖不动了?
奢侈品界的顶流
在漫长的岁月里,瑞士手表已超越单纯的计时功能,它代表了一种身份、地位与品味。尤其在奢侈品文化迅猛发展的时期,一块熠熠生辉的劳力士手表,或是工艺高超的百达翡丽,往往比豪华汽车更能引发热议。对于许多人而言,拥有一块瑞士知名品牌的手表,几乎意味着跻身“成功人士”的行列。
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15年,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中产阶级逐渐壮大,瑞士手表也迎来了其辉煌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商界精英、社会名流,还是新近崛起的企业家,都将拥有一块瑞士名表视为一种成功的标志。
他们或许并不清楚手表的具体型号和内部机芯的编号,然而,他们普遍知晓:佩戴劳力士手表外出,旁人的目光会与你截然不同。你还记得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港剧和黑帮电影吗?在《古惑仔》和《无间道》中,那些混得风生水起的黑帮老大,在镜头扫过他们手腕的瞬间,总会露出那块闪耀的金色劳力士手表。
这种江湖地位的形成并非依赖对话,而是完全依赖于这块手表所散发出的气场。这些影视剧所传达的审美观念,深刻塑造了一代人对成功标准的认知。不佩戴手表的老板被认为缺乏仪式感,而佩戴电子表的老板则被认为不够严肃认真。唯有佩戴瑞士名牌手表的老板,才能赢得人们的尊敬。
影视界为其增色不少,瑞士手表品牌的营销实力同样不容忽视,它们宣扬的并非仅仅是我们追求的精准,而是强调你应享有这份尊贵荣耀。而且,瑞士品牌深刻理解,稀缺性即是价值的根本法则。每当一款限量版手表问世,全球仅发售寥寥数只或数十只,便能在收藏界掀起一阵狂热。
炒家纷纷涌来,黄牛高价抢购,甚至一表难求,有时一块零售价高达几十万的限量版手表,不出几个月便能在拍卖会上价格翻倍,更有甚者,某些型号因明星佩戴而备受炒作,例如保罗·纽曼曾佩戴过的Daytona,最终在拍卖会上以1790万美元的天价成交。这种“造神营销”使得瑞士手表不再仅仅是商品,而是变成了投资品、收藏品,甚至是艺术品。
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一度揽获全球瑞士手表出口的三成份额。国人在国内购买手表之余,还热衷于前往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地“扫货”。众多钟表店门口纷纷贴出欢迎使用支付宝的标语,店员们也能流利地用中文交流。每逢节假日,他们都会提前备货,专候我国消费者的到来。
瑞士国内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微小的钟表业,这一行业支撑起了相当一部分的出口贸易。一块手表,尤其是高端型号,其售价常常高达几十万元人民币,单位价值极高。仅需几百万的年产量,其产值就能达到上千亿。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早已孕育着隐忧。当某一产业过度依赖品牌的光环和情感价值时,它不可避免地要承受时代价值观变迁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年轻一代不再为奢侈品买账
若前一代人将瑞士手表视为步入上流社会的钥匙,那么当代青年或许连入场券都提不起兴趣。那些一度被视为身份象征的腕表,在众多人眼中,已然沦为陈旧符号。事实上,现在的年轻人更偏爱智能手表,它们价格合理、功能丰富,并能实时监测个人健康状况。
以往那种以价格来彰显身份的消费观念已不再盛行,如今年轻人在面对奢侈品时,其态度更倾向于一种天生的排斥。他们认为,购买奢侈品以显示身份,不过是徒然浪费金钱。过去瑞士手表之所以能够风靡一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品牌出色的故事讲述能力,将一块普通商品包装得如此高端大气。
现今网络信息传播广泛,众人皆已洞悉这些营销手段。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更倾向于了解某物是否物有所值,更偏爱性价比高的商品。而且,如今购买手表的人,除了佩戴之外,相当一部分是出于投资和保值的考虑。
然而,近几年来,二手市场屡次出现价格下滑,那些一度价格高昂的限量版手表,现在价格跌落至原价一半,却鲜有人问津。因此,瑞士手表逐渐在消费者心中失去了热度,这与近期茅台酒的情形颇为相似。一旦品牌影响力崩溃,其价格便迅速下跌。
潮流的风向早已改变
即便传统机械表制作得再怎么精巧,它也只是一个时代的象征。然而,智能手表却是时代的产物,正如数码相机曾被手机拍照功能所取代。机械表的计时功能已经不再是人们迫切的需求,如今它所代表的无非是情感寄托和身份象征。然而,对于现在的年轻消费者来说,这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2024年,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市场总额已超过1200亿美元,与此同时,我国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从2017年的200亿规模,迅速攀升至如今近千亿的水平,短短数年间增长了数倍。这种发展速度,是瑞士手表产业所无法比拟的,因为它们一个是手工精雕细琢,一个是芯片技术制造,两者分属不同的领域,最终的结果自然也大相径庭。
功能多样,智能手表在审美设计方面也不断进步,昔日人们普遍认为科技产品显得俗气,然而如今众多品牌携手设计师,其外观设计早已超越传统手表,而且电子表盘可以随时更换,任君挑选心仪的风格,相较之下,传统手表的单表盘设计更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自然,瑞士手表并未因此彻底败北,它依旧在特定领域内保持着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内涵;那些拥有悠久历史和精湛工艺的品牌,仍旧是高端审美的象征。然而,它确实在主流市场上逐渐失去了吸引力;若不能在产品上实现真正的创新突破,仅仅依赖品牌故事和营销手段,终将被年轻一代所遗忘。
大家是怎么看待奢侈品市场的冷淡?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