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第六轮赛事落幕,积分榜随之发生了变化:南通队尽管少赛一场,却成功重返榜首,再次赢得了苏超“南哥”的荣称。再次审视之前的“太湖三兄弟”,苏州队与南京队的江苏“一哥”之争最终以平局告终,苏州队继续保持不败金身;无锡队在与扬州队的比赛中以2比0获胜,与苏州队持平,同积7分;而常州队在与淮安队的较量中以0比0战平,尽管仍是“副班长”,但终于收获了赛季首分。
在赛场表现之外,同样引人注目的是,苏锡常三地纷纷急切地展开行动,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致力于规划未来三年的足球发展蓝图。6月11日,苏州市政府办公室将《苏州县区级足球青训中心建设工作指南(2025—2027年)2.0版》转发至10个县区板块;6月12日,无锡市政府在常务会议上审议了《无锡市足球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及《无锡市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7月2日,《常州市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正式发布。
如此来看,不妨研究一下三地出台的足球发展政策:
今年五月,教育部揭晓了2024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名单,苏州共有39所学校荣登榜单。苏州市制定的工作指导文件,将重点放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上,计划在三年内对县区级的足球青训中心进行优化升级。具体而言,该指导文件强调要将足球运动融入学校的体育教学体系,确保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周至少开设一节足球课程。各地需着手优化竞赛架构,设立校内竞赛、学校间竞赛以及县区级竞赛等多级别竞赛平台,并组织队伍参与市级乃至更高层次的赛事。此外,我们需明确球员选拔及输送的保障机制——一方面,至少设立6所小学、3所初中以及1所高中,确保小学、初中、高中之间的足球特长生升学保障通道“631”的连贯性;另一方面,青训中心需强化与职业俱乐部的协作,为有潜力的球员创造加入职业俱乐部梯队的机会。
7月2日,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主持召开了专题工作推进会。在会上,他着重研究了如何充分发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撬动作用。会议提出,需依照《无锡市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细致地做好组织工作,确保各项保障措施到位。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撬动效应,推动文化、商业、旅游和体育的深度融合,进而将赛事带来的流量优势转化为推动地方发展的新动力。尽管无锡市的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细节尚未对外公布,但通过此次会议或许能够窥见一二——会议强调,需充分挖掘城市在举办赛事和促进消费方面的潜力,完善并有效利用体育公园等运动设施,设立并投入使用更多国家级和省级的训练基地,引入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持续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
常州在赛场上遭遇挫折,却果断作出决策,迅速为未来三年的足球发展制定了详尽的规划。面对职业足球基础薄弱、杰出球员流失、青少年培训体系亟需完善的现状,常州提出了打造“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完整生态体系,力求推动足球事业的复兴,走在全省的最前沿。常州将全方位发力,从社会参与度提升、青少年培训体系建设、职业足球发展、足球人才培育、场地设施建设、产业链构建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七个方面寻求突破,以实现足球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场地建设领域,我们将推行“金角银边”的改造策略,计划新建和改建100片足球场地。如此一来,全市的足球场地总数将达到700片。此外,我们还将推动学校足球场地按照“能开尽开”的原则对外开放,力争开放率超过60%,以解决市民“踢球难”的问题,让绿茵场更贴近市民的生活。
苏锡常三地政府显然明白“远水救不了近火”的道理,然而他们同样认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哲理。在足球的发展上,他们认识到这需要长期坚持、持续努力。同时,他们也清楚足球的发展并非仅凭一纸政策就能激活,但如果能够进一步明确发展路径,营造有利条件,并鼓励全民参与,这无疑是一种“以点带面”的创新尝试,有望推动整个足球事业的蓬勃发展。
“苏超”这一现象级赛事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热点。从遥远的海南到各地,人们都在密切关注、深入思考并总结苏超的成功经验。与此同时,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安徽网友也纷纷发声,呼吁在当地举办类似规模的省内联赛。
浙江媒体提出的观点颇具典型意义。不少评论明确指出,江苏和浙江都是经济与体育领域的强省,“苏超”赛事一经火爆,各地体育和文旅行业纷纷响应,而受到最大影响的恐怕就是浙江。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呢?文章指出,浙江凭借其在全国县域经济领域的领先地位、悠久的体育传统以及高端的场馆资源,其足球“浙超”、篮球“浙超”等赛事的历史实际上要早于江苏。与那些吸引了大量关注的邻近省份相比,浙江可谓是早有准备,却晚于他人迎来了高潮。
7月6日夜晚,2025年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的开幕式之战正式开打。不得不承认,这场比赛在互联网上的热度,相较于同一天举行的常州队与淮安队的较量,确实有所下降。正如文章中所述,“苏超”的成功突破界限,犹如一面明镜,反映出浙江篮球赛事提升的巨大潜力和迫切需要改革的态势。
由此可见,在意识到发展和变革的迫切性之后,无论是苏锡常足球的“逆袭之旅”,抑或是“浙超”的“追赶之旅”,都值得我们持续地给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