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路上最大的坑就是把孩子都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
在照顾孩子期间,我犯下了不少令我懊悔的行为,这些遗憾至今仍在我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痛楚。错误实在不少,我归纳出了六点,希望家长们都能从中吸取教训。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源自天性,然而,若这种爱因无知而误伤子女,实则是一种伤害。特别是我们常常将自己的感受强加于孩子,却未能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关爱他们。我们所欠缺的并非爱,而是更丰富的育儿知识和正确的育儿观念。
第一件事:
孩子年纪尚幼,于是那天我带着他回到了故乡去探望年迈的爷爷。在老家的附近,有一棵高大的树木,孩子却突然哭闹起来,坚持要玩那秋千。我随即捡了几根细绳,将它们绑在树上,然后将孩子安置在绳索上,并提醒他要紧紧握住。
刚玩不久,我手持电话,不自觉地挥舞着绳索,或许是因为孩子力气不足、平衡感欠佳,导致孩子重重地摔了一跤,嘴巴肿得如同猪八戒一般。回想起从一米高的地方被甩出两米远,那种剧痛,即使是大人,若是从这样的高度摔下,恐怕也会危及生命。
孩子连续几个夜晚都哭泣不止,经过注射几支消炎药剂后病情逐渐有了改善,而且我还记得,那段时间里,我被妻子严厉地责骂了好几日。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允许孩子们娱乐,但必须时刻关注他们的安全。分清主次,在打电话时不要让孩子一个人荡秋千,而在陪孩子荡秋千时则不宜同时忙于打电话。万一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到时候后悔莫及。
第二件事:
孩子的视力至关重要,尤其是作为父母,必须严格关注并提醒。遗憾的是,直到孩子7岁那年,我才意识到这一点,然而那时已经为时已晚。
在孩子年幼至7岁之际,我曾无知地教导他们,书写时随心所欲即可。临睡前,我习惯于在黑暗中躺在床上玩手机,甚至还会邀请孩子一同观看动画片。然而,短短一年时光,孩子的视力便开始衰退,那未满7岁的孩子,已不得不戴上近视眼镜。
书写过程中,确保教育子女保持正确的坐姿极为关键,这不仅有助于保护他们的视力,还能维护他们的脊椎健康。长时间平躺使用手机对眼睛极为有害,而在昏暗的光线下操作手机,对视力的损害更是成倍增加。若想孩子拥有良好的视力,我们自身的行为规范至关重要,要树立榜样,身体力行。
第三件事:
孩子体温升至39度,我误以为只要让他多饮水并服用退烧药,再用棉被包裹以助其出汗,便能够将热度退去。然而,孩子的热度并未减退,反而脸颊变得通红。恰逢我妻子下班回家,目睹孩子这般状况,她立刻抱起孩子前往卫生院注射退烧针。
我们村子的一个孩童,自幼时起便遭受了父母无知行为的后果,他在发烧初期未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等到体温升至40度时,家长在慌乱中给孩子连续注射了多针退烧针,这导致孩子至今仍处于傻呆的状态。
孩子感到身体不适,情况不容忽视,一旦察觉到问题,应及时就医,防止拖延导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儿童的免疫力较成人较弱,我们不应将大人的标准强加于孩子。
第四件事:
那天无所事事,闲来无事嗑着瓜子,却意外发现地面污渍斑斑,于是拿起拖把开始打扫。我和孩子都赤着脚,孩子手心湿润,无意中触碰了正在充电的手机插座,瞬间被电击,那惊恐瞬间让我心惊胆战。幸亏总闸就在附近,我急忙按下总闸,这才成功挽救了孩子的生命安全。
孩子自幼便需被教导,切勿靠近有电区域,尤其是当手部湿润且赤脚行走时。然而,我们应将责任揽于自身,将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放置于孩子无法触及或窥见之处,以确保其更加安全。
第五件事:
孩子们通常顽皮好动,尤其我家那位,对玩火情有独钟。记得有一次,他与村里的小伙伴用石头搭建了一个架子,上面放置了一个空碗,他们搜集了蜡烛,打算用火来熔化蜡烛。这看起来颇为有趣,然而,另一个小伙伴不小心将一根小棍子碰倒,蜡烛倾倒在我孩子的手上,导致皮肤被烫伤,孩子痛得大哭,慌忙跑回家。最终,我们不得不带孩子去看医生,涂抹药物。经过一个月的疗养,孩子的手才逐渐痊愈。
当时,另一位伙伴在慌乱之中,匆忙将一桶水倾倒进燃烧的蜡烛中,刹那间,火焰蹿升至数米之高,而上方恰巧是密集的电线,险些引发一场灾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向孩子传授火灾防范的知识,同时引导他们参与其他富有教育意义的兴趣培养,切不可让他们沉迷于玩火等可能带来危害的游戏之中。
第六件事:
我家孩子天生就十分勇敢,简直就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在户外游玩时,看到我们大人在河塘里游泳,他未经思考便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结果不幸溺水。我慌乱中也不小心喝了几口浑浊的水,那孩子吓得脸色惨白,坐在石头边,连碰一下水都不敢。
其中的问题在于缺乏对儿童的看护,需要时刻关注他们,确保他们不接触水域,或者是在安全区域配备游泳圈,由大人陪同孩子学习游泳。只有在大人陪伴下,才能确保孩子的安全,并将他们的生命安全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
这些往事至今仍历历在目,我回想起来,曾经的愚笨与育儿知识的匮乏,让人不寒而栗,几乎让我痛悔不已。然而,我也从这些经历中获得了宝贵的教训,并将这些错误的做法告诉了所有父母,希望他们能少走弯路,避开陷阱,将后悔的几率降至最低。
我们毕竟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人,没有人能够不经过经历和学习的磨砺就掌握育儿之道。我们都在遗憾与纠错中不断进步,通过学习和反思,逐渐塑造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好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