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宝马:哟,奥迪小老弟,你终于绷不住啦?
4 年前大张旗鼓说要全面电动化的奥迪,最近终于松口了。
近期,奥迪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格诺特·多尔纳在接受Autocar媒体采访时透露,公司内部已撤销了“内燃机禁令”。未来,奥迪将推出一系列全新的燃油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以保障未来七至八年的市场适应性。
多尔纳不仅将责任归咎于之前的领导团队:“这都是他们做出的决策,我并未参与。”而且明确表示:“我对此一无所知。”
在采访过程中,多尔纳进一步透露,奥迪将负责大众集团未来所有大型车型的硬件与软件开发工作,这涵盖了高端的SSP纯电平台,旨在使整个集团实现软件定义汽车的愿景。
预计在2027年年底或2028年,将推出首批采用SSP平台研发的汽车型号。
CEO已经明确表示了立场,紧接着,中国奥迪也对外发布了声明,指出在全球多个市场环境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奥迪将力求通过“灵活而稳固的策略”来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系列,换句话说,未来奥迪将全面拓展产品线,每前进一步都需审慎观察。
说实话,奥迪的出尔反尔也不算意外。
除了先前奔驰、宝马、沃尔沃、福特等众多国际汽车制造商违背承诺,奥迪实际上也一直在释放一些信息,以试探市场的反应。
年初的2月,他们首先自行决定削减了销量不佳的Q8 E-tron。
这辆车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它原本在15年作为一款概念车亮相时,其宣传力度极大,当时被称作“奥迪E-tron”。
这辆奥迪纯电车是品牌的首款,为此,奥迪特意在布鲁塞尔设立了新工厂,场面颇为壮观。其目的昭然若揭,那就是在特斯拉取得成功之后,用以与特斯拉的Model X展开竞争。
但很快奥迪就发现,这造电车,自己真是个新兵蛋子。
特斯拉的电池包内含16个模组,相较之下,奥迪E-tron则配备了36个模组,模组数量越多,相应的损耗也越显著,对能耗的管理也因此变得更加严格。
此外,在冷却系统方面,特斯拉选择在电池内部设置冷却水道,而奥迪则是在电池组下方增设了冷却设备。
在对比之下,奥迪的电池模块显得更为厚实且重量更大,这不仅提升了能源消耗,而且该电池模块仅限于奥迪的SUV车型使用,无法适配轿车,从而使得大众/奥迪在平台化方面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众多类似之处,诸如电机、空悬等设计,奥迪均需对电动车进行全新适配,这一过程既耗时又费力,且效果并不理想。
最终,奥迪E-tron(Q8 E-tron)的行驶里程在400公里以上(按照WLTP标准计算),而每行驶100公里的能耗为26kWh(这一数据比特斯拉Model X高出超过3度)。
Model X 的价格相近(约为75795万美元),Q8 E-tron 自从上市以来,尽管初期备受关注,但后续销量始终平淡无奇,如今终于迎来了停产的消息。
奥迪在电动化方面的失误远不止这些。它之前那奇特的单双数命名方式,也是因为电动化策略所导致的。
在 23 年的那一年,奥迪的管理团队为了明确区分电动车型与燃油车型,作出了一项规定:偶数序列的车型将专属于电动车,而奇数序列则属于燃油车。例如,原本的 A4L、A6L 等经典车型将被更名为 A5L、A7L,而 A4、A6 的名称则会在其后加上“e-tron”以示其为电动车专用。
随后,那些对汽车有所了解的朋友们便会发现,奥迪过往推出的奇数车型大多采用了Sportback的流畅溜背设计,而且其纯进口版本的价格也相对较高。尽管在实用性方面与三厢车型相比略有逊色,但它们主要追求的是一种个性化的风格。
2025款 A5 Sportback
2025 款 A4
随后,问题浮现,当时A5与A5L(原A4)并肩销售,经销商与消费者都感到困惑不解,奥迪的配置本就繁复,一时间让人眼花缭乱,一线销售人员的压力也随之剧增。
然而,您能否说明这次更名对奥迪对产品线进行整合有何具体益处?毕竟,销量数据是直观的,频繁更换名称,推出Q2、4、6 e-tron等车型,似乎忽视了原有的燃油车基础。
在2024年,奥迪的全球总销量降至167.12万辆,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1.8个百分点;其中,电动车的销量为16.4万辆,同比减少了8%。
在这片黯淡的数据中,一汽奥迪却顽强地与德国总部抗衡,成功捍卫了燃油A6的名称,实现了逆势增长。A6L全年销量达到了17.7万辆,这一成绩打破了豪华中大型轿车的年度销量纪录。
鉴于燃油市场尚存较大发展空间,奥迪已开始觉醒,着手发展燃油车型,而对于纯电动车型这种不具备明显优势的产品,则暂且让其作为配角,不必急于求成。
刚刚开始预售的全新奥迪 A5L 就可以看见奥迪的改变。
上汽奥迪 A5L Sportback
一汽奥迪 A5L
以往只需躺卧便能轻松获利,而如今,电动车只需轻松一踩油门,就能在短短5秒内实现百公里加速,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给它施加压力了。
奥迪A5L进行了升级,搭载了第五代的EA888发动机,并引入了源自保时捷的VGT可变几何截面涡轮增压器,同时提升了缸内直喷的压力至500Bar,通过这些措施,显著提升了汽油的燃烧效率。
尽管变化并不显著,不过总算是在马力上有所提升,同时油耗也有所减少(马力的增幅达到了14匹,每百公里的油耗减少了0.5升)。
电气化进程较为迟缓,奥迪一方面积极向特斯拉取经,另一方面则直接与华子建立了联系。
A5L这款全新的PPC平台,运用了48V的低压架构设计,并携手华为的iDVP(汽车数字平台),这使得A5L具备了使用激光雷达的能力,同时搭载了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
举个例子,过去那些老旧的燃油汽车依赖的3G网络,根本无法支持车上同时运行摄像头、雷达等大型电子设备,更不用说精确操控车轮、悬挂和电机输出,以达到智能驾驶的效果了。
若奥迪所言非虚,A5L已成功将燃油车的计算融合与精确操控技术实现,这将使得其与纯电动车的差距进一步减小。
油车凭借其固有的低矮车身和轻量化设计,与电车在消费者偏好上形成显著区别,而非仅仅体现为代际间的选择差异。
具体的表现如何,华子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一切都要等到下半年产品正式面市后才能揭晓。
至于纯电路线,奥迪和母公司大众集团的则是默默的补发育。
信息不多,然而每一项举措都分量十足——上汽携手打造全新品牌“奥迪”;大众集团对小鹏汽车进行投资,双方合力研发 CEA 电子电气系统;大众集团旗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CARIAD 投入24亿欧元与地平线成立合资企业……
奥迪与大众在从三电技术到整体架构的领域,显然已经展开了一场广泛的布局,正如CEO多尔纳在起初所言,他们采取了一种中立策略,着重强调其操作的灵活性。
由此可见,他们依赖海外市场源源不断地提供支持,进行着一场持久的战斗,至于“双管齐下”的策略将使他们成为畏缩的蜥蜴还是隐忍的龙王,这一切的结果都只能留待时间的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