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波动频繁,其中,房产中介从业者的经历以及买卖双方的心理状态均引起了广泛关注。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详细揭示这一领域的实际情况。
中介入职现状
去年加入深圳一家中介机构的网民披露,在参与入职前培训的百余人中,大约有五六人是为了出售个人房产而选择从事中介工作。这些人员主要是待业的父母,他们有房产置换的需求,既不愿意以低价出售房产,同时又必须面对市场的实际情况。此外,链家对员工的规定是不得参与自己名下房产的交易,这一规定适用于交易流程中的所有角色,包括户主本人。
业主卖房困境
祝顺顺有意愿为父母购置新居,然而在陪伴客户看房的过程中,尽管已超过十次,却未能达成交易。她指出,市场上对“笋盘”的需求旺盛,而许多刚需客户由于资金不足,购买力有限。目前该小区的挂牌均价为5.1万元每平方米,但相同房型的成交价自2021年2月以来已超过5万元每平方米,因此,只有通过大幅降价,房屋才能顺利售出。
中介工作难题
入行之后方才领悟到中介行业的艰辛,客户稀少,挂出的房源众多,不降价则无人问津。业主们担心中介要求降价,一旦成为中介,又常常需要给业主打电话商谈降价事宜,这是因为房产市场供应过剩,需要通过降价来促进销售。同时,她们还担忧,如果所有业主都降价,可能会导致整个片区的房价下跌,自己的房子也将难以出售。
快速交易案例
罗迪凭借在银行工作的早期经验,成功促成了多笔交易。其中一笔交易速度极快,仅耗时一周,涉及的买家是一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情侣,而卖家则是他们的楼上邻居阿姨。罗迪敏锐地察觉到情侣关系与房产的紧密联系,因此建议这对情侣支付首付。
买卖预期落差
刘璐认为,目前二手房交易中买卖双方的心理预期存在较大差异。众多客户倾向于“货比三家”,并认为不同中介机构的底价存在差异。据多位经纪人透露,链家公司的抽成较高,而职级较低的新手中介大约只能获得成交价的0.25%左右。
中介不良行为
2025年2月,市场出现了一种特殊情况,即接近达成交易却最终生变。在此过程中,中介机构不仅要求收取常规佣金,还企图额外获取大约10万元的差价。此外,在相关热门帖子下,有众多网友留言咨询,询问高价房产是否有可能降价至较低价位。
在房地产交易过程中,你是否遇到过经纪人要求降低价格或额外索取利润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个人经历。若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