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RTX 5090 D正逐渐淡出市场,而英伟达已推出新品,预计新显卡将命名为RTX 5090 Dv2。这款采用Blackwell架构的顶级产品,通过降低显存配置,力求在遵循规定的前提下保持高端性能,然而,我们更应关注的是,这款显卡的实际性能表现究竟如何?
RTX 5090 Dv2的核心设计沿袭了GB202-300原版的架构理念,然而,针对出口管制规定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其显存容量由32GB GDDR7降至24GB,位宽也从512-bit减少到了384-bit。这一变化使得理论带宽从1792GB/s降至1344GB/s。
新显卡的核心架构数据未作变动,CUDA核心的数量保持在21760个,Tensor核心有680个,RT核心为170个。同时,核心的工作频率以及AI算力(达到2375 TOPS)均未进行任何调整。此外,其标称的TDP值依然为575W,与上一代产品保持一致。
尽管显存容量和显存带宽都减少了四分之一,这样的削减幅度相当可观,因此不少玩家抱怨称这款新显卡根本不应命名为RTX 5080 Ti。
从理论层面分析,新显卡的调整可能对8K视频的渲染以及AI模型的训练等涉及海量数据处理的场景产生影响,预计在这些特定场景中,性能降幅大约在20%至30%之间。然而,对于主流游戏而言,在多数游戏场景中,性能的降低将不超过5%。这主要是因为目前3A级游戏的显存容量达到24GB,仍有较大的余量,因此,对于游戏玩家而言,无需过分担忧。
英伟达通过改进显存控制机制和缓存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带宽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通过引入更高效的压缩技术来降低实际的数据传输量等。然而,这一切的核心焦点在于该显卡的定价问题。根据现有信息,RTX 5090 Dv2的售价很可能维持16499元这一水平。
无论如何,虽然配置有所减少,但售价并未下调,这一点是无可辩驳的。毕竟RTX 5090 Dv2的生产成本已经降低,性能上也必然受到了影响,如此售价高达16499元,无疑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如此一来,我渐渐明白为何这款新显卡不命名为RTX 5090 DD,那名字听起来颇有些“弟弟中的弟弟”之感,然而我认为叫RTX 5090X2D更为霸气,毕竟若是再缩减规格,岂不是能称作RTX 5090 X3D了吗?
最终还是这句话,若你的定价公道,那么对于显卡性能的缩水我们尚能接受,因为地缘政治与商业利益之间的确难以达到平衡。然而,若你仍旧坚持定价为16499元,并且采取饥饿营销的策略,那么很抱歉,这样的做法让你无法称得上是5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