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华为已经领先推出多款创新折叠屏手机;
荣耀、OPPO等国内知名品牌将折叠屏手机的轻薄程度推向了新的极致,同时价格也降至万元以下。
苹果还在继续申请专利!
近两日公开的“卷轴型iPad”专利,让我忍俊不禁。
近期,有关苹果公司即将推出的可折叠iPad项目被传暂停的消息不胫而走,据悉,这一项目目前已被决定无限期地推迟。
两则消息一结合起来,这不边画饼、边打脸嘛?
先看看这次的新爆料。
最新披露的专利文件揭示了苹果公司正秘密研发一项创新技术:一款卷轴式的iPad。
这项专利被称为“柔性显示结构电子设备”,其中详细阐述了一种独特设计,该设计允许用户通过拉伸设备两端来改变屏幕尺寸,其具体形态如下:
据相关消息,此款卷轴采用了“双稳态支撑架构”,确保屏幕在展开与折叠过程中均能维持稳定的形态。
这种状态,理论上就没啥折痕问题了。
而且说起来,更加令人惊叹的是,苹果公司还在考虑将这项技术扩展至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手表等多种产品之中。
实力暂时不详,只知道野心不小。
提及苹果公司提出的卷轴屏幕设计理念,并非是近年来的新话题,这一概念实际上早在2017年就已出现。自那时起,苹果在每次更新其专利时,都会对一些技术难题进行改进,例如提升屏幕的耐用性和结构的紧凑性等方面。
关键消费者到现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买到?
在卷轴专利信息被公开之际,众多媒体纷纷报道,苹果公司已暂时停止了对可折叠iPad的研发工作。
原因嘛,对于苹果来说:
制造过程复杂;由于对屏幕折痕的严格要求,成本大幅上升;加之市场发展前景尚不清晰。
在2025财年的第二季度,即1Q25,iPad业务为苹果公司带来了高达64亿美元的营收,然而,其销量增长却出现了停顿现象。
对此,苹果高层对这款产品的市场前景也产生了怀疑。
尽管折叠式iPad的未来尚不明朗,苹果公司依然在折叠式iPhone的研发上持续努力。
有报道指出,这款首代可折叠式iPhone预计将于2026年的第四个季度开始大规模生产,其市场定价预计在2000至2500美元之间,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1.5万至1.8万元。
有关苹果折叠 iPhone 爆料的消息:
该设备将采用书本式的左右翻折设计,其内屏尺寸大约为7.8英寸,而外屏则约为5.5英寸;折叠后的厚度在9至9.5毫米之间,展开后的厚度则在4.5至4.8毫米范围内。
不过这事儿还早着呢,看看得了。
苹果还在实验室里摸索着原型的制作,而我国的制造商已经在折叠屏领域飞速发展,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
公开数据显示,在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折叠屏手机的市场出货量达到了284万台,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3.04%;在此背景下,华为凭借其76.6%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首位。
即便苹果公司如期推出了可折叠的iPhone,恐怕也会因为高昂的价格而使得众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市场会不会等苹果,这就成了很关键的问题。
既然又有关卷轴屏的新专利被披露,那么我们或许可以持谨慎态度,苹果或许正在策划一个更为宏大的计划?
折叠屏技术似乎滞后于市场发展,而卷轴屏则避免了折痕的困扰。若苹果能够克服卷轴屏的工程技术挑战,或许就能跳过折叠屏的激烈竞争,开辟一条全新的赛道,甚至超越华为?
现实相当严峻,卷轴屏在追求平整度、抵御灰尘以及确保机械结构稳定可靠等方面,所遭遇的难题似乎比折叠屏更为艰巨,其大规模生产的难度或许更是不容小觑。
苹果公司历来秉持着“谨慎”的态度,并不急于成为首个行动者,而是追求做到极致,对于这项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恐怕还需等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因此,总体而言,这项卷轴屏专利技术体现了苹果的创意思维,然而,消费者更期待的是能够触手可及的实体产品。
再超前的专利,也比不上一台能买到的真机。
在折叠屏领域,我国品牌已经展现出实力,通过快速更新迭代和敢于尝试错误,成功找到了打开市场大门的钥匙。
感兴趣的果粉们,就继续等吧。
参考资料:
PChome平台、海豚投研资讯、天极网手机专版、快科技资讯、新浪微博等众多网络信息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