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标志着第15届世界肝炎日的到来,肝脏作为人体内最大的消化器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生命的维持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公众对于肝炎的认识存在不少误解,如何有效保护肝脏健康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议题。
肝脏的重要使命
肝脏肩负着代谢、解毒、免疫防御等关键职能,宛如人体的“化工厂”。每日,它处理大量物质,确保身体机能的稳定运行。它不仅涉及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过程,还负责分解有害物质,维护健康状态。
非传染性肝炎类型
非传染性肝炎可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药物或毒素性以及自身免疫性等类型。其中,酒精性肝炎与长期过量饮酒密切相关,脂肪性肝炎多由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不足引起。药物或毒素性肝炎可能源于药物使用不当,而自身免疫性肝炎则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肝脏发起攻击。
肝脏异常的信号
肝脏状况不佳可能导致多种身体异常症状,包括蜘蛛痣和肝掌等,这些症状与肝脏对雌激素代谢能力的降低有关。然而,出现这些症状并不一定表明患有肝病。肝脏不适还可能引起食欲减退、身体疲乏等症状。当出现黄疸、腹水等情况时,可能预示着肝病病情的加重。
无症状肝炎的治疗
李明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强调约七成肝炎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单纯通过肝功能检查无法全面判断病情。患者即便无症状,也需接受检查和治疗,早期抗病毒治疗有助于预防肝硬化,并降低肝癌的发生率。对于肝脏纤维化患者,经过3至5年的规范抗病毒治疗,其患癌风险可降低10%至30%。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wngjzx.com。
乙肝高危人群与传播
鲁俊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一名专家,指出与乙肝患者有密切接触以及免疫功能较弱的人群属于高风险群体。北京地坛医院的王琦教授进一步解释,乙肝的传播需要特定的途径和一定的病毒数量,而蚊虫并不适合病毒的复制。
守护肝脏的日常要点
晚睡、过量饮酒、情绪激动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均对肝脏健康构成威胁。晚睡会导致肝脏血流减少、解毒能力减弱;酒精会干扰脂肪的代谢,增加患肝病的风险;愤怒情绪可能引发肝脏损伤;霉变食物中含有的黄曲霉毒素可能致癌。对于肝脏功能正常的人群,服用保肝药物并不能起到预防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良习惯是需要我们改正以保护肝脏的?我们诚挚邀请您点赞、转发此篇文章,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