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7月5日,中新网报道,记者谷华采访了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在分享会上,曹文轩表示,水是他小说中不变的题材和核心主题。他一生都对水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因为水不仅滋养了他的灵魂,也滋养了他的文字。
分享会现场。中新网记者 谷华 摄
7月4日,在盐城草房子景区的文学馆里,一场以“本土根基与人类情怀”为主题的“水乡生态文学点亮”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分享会成功举办。会上,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罗杰·米罗以及波兰插画家伊娃娜·奇米勒斯卡等嘉宾,基于各自的创作历程和文化背景,共同探讨了在儿童文学与艺术创作中,本土文化根基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如何通过作品传达人类普遍的情感。
在分享会上,曹文轩以《水边的文字屋》为题,讲述了“家乡”与“水”对他创作产生的深刻影响,并着重指出,作品的核心精髓便在于这些本土元素。
在分享会上,曹文轩以《水边的文字屋》为题,讲述了“家乡”与“水”对他创作产生的重大影响。中新网的记者谷华进行了拍摄。
我自幼便居于水畔,成长亦在水畔。我的四周充盈着水的气息,《草房子》、《青铜葵花》等众多作品,皆因水而孕育而生。曹文轩坦言,在创作过程中,他时常会联想到水,文字如同水流,小说则似一条河流,文字的流淌滋养了他创作所需的丰富想象力。
2021年6月1日,位于江苏盐城市盐都区的“文学乐园”——草房子景区正式开园,该景区以曹文轩的著名作品《草房子》为灵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景区内的“油麻地小学”完美保留了三四十年前的建筑风格,游客在此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到《草房子》小说中人物的成长背景和故事氛围。
罗杰·米罗以《水乡与亚马逊的文化多样性》为题,对盐城草房子景区与亚马逊雨林的艺术生态进行了深入探讨。他高度评价了草房子景区将文学与自然巧妙结合的创意,并认为这种“生态文学”的实践模式,对全球而言,具有值得学习的价值。
伊娃娜·奇米勒斯卡透露了她将日常生活中的细致观察转化为独特艺术语言的秘诀。她表示,在创作过程中,她始终保持着对平凡事物最真挚的关注,使得普通人的诗意和自然界的节奏,在有限的纸张空间内,散发出超越地域限制的永恒光辉。
据悉,国际安徒生奖得主的交流会成功举办,这标志着“我心中的乐园——世界儿童文学草房子之旅”系列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在此期间,还将陆续举行国际儿童文学研学基地创意大师课程、“我心中的乐园”国际安徒生奖作品邀请展以及“我心中的乐园”国际大师思想交流等活动。
盐城市盐都区近年来,以草房子研学度假区和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为两大支柱,将三胡故里、蟒蛇河、东晋水城以及大纵湖等特色景区巧妙连接,成功打造了一个融合文学体验、亲子研学、湿地生态和非遗文创的文旅融合新模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