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竟是诗人?长期被忽视的身份,这本鲁迅诗传能否让其彰著?

黄乔生

《鲁迅诗传》 黄乔生 著 商务印书馆

诗歌作品构成了诗人的一生故事,其生平的叙述以诗歌创作活动为核心,并非以诗体形式呈现的传记。撰写诗人的生平传记,本就是其应有的任务。鲁迅,一位小说家和杂感作家,同样也是一位诗人。然而,在大众的印象中,他的诗人身份却长期被遗忘。我的《鲁迅诗传》(以下简称《诗传》)旨在其中之一的目的,便是让这一身份得到更加显著的展现。

“地灵星神医安道全”

钱仲联所著的《清诗纪事》中收录了关于“周树人”的篇章,这是首部鲁迅的诗歌传记,内容简略介绍道:周树人,本名樟寿,以鲁迅为笔名。他来自浙江绍兴,曾是诸生,与马浮同榜。他曾赴日本留学。宣统元年,他归国后,在杭州和绍兴两地担任教职。进入民国时期,他在教育部工作,并先后担任了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讲师和教授。此外,他还编纂了《鲁迅全集》。鲁迅诞生于清朝光绪七年,彼时科举盛行,钱仲联在描述鲁迅时称其为“诸生”——意指未考取秀才——这仅仅能证明他参加过科举,接受过古诗文的教育。在参加县试之际,鲁迅已就读于南京的新式学堂。他利用假期返乡探亲之际,顺便参加了考试,这一行为显示出他正徘徊在传统与近代化的道路之间。

钱仲联在其著作《近百年诗坛点将录》中,以《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为喻,将清末民国的诗人进行分类。其中,鲁迅被比作“地灵星神医安道全”。他的诗作数量不多,但作品风格清新优美。后来他的诗风趋向简约典雅,深受其师章太炎的影响,同时也显现出对白居易的学步痕迹。这样的安排,或许与鲁迅在青年时期曾在南京求学,以及后来赴日本学习医学的经历有关。在《水浒传》这部经典作品中,安道全身为建康府(即现今的南京)的一名医术高超的医生,他不仅精通内科,还擅长外科。他曾为“浪里白跳”张顺的母亲治疗过疾病,而在上梁山之后,他又成功治愈了宋江的背疮。在梁山泊,安道全堪称独树一帜的“好汉”,他从不滥杀无辜,而是选择拯救生命,这让人不禁想起鲁迅先生当年选择学医的初衷:“我怀揣着美好的梦想,计划学成归来,为那些像我父亲一样被误诊的病人解除痛苦,在战争时期担任军医,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国人对维新的信念。”

鲁迅最终选择了放弃医学转而投身文学,因为他认为人们心灵上的困扰更为深重和恐怖,于是立志通过文艺来救赎人们的灵魂。安道全则成为了一名宫廷御医,只为一位特定的人服务;即便在加入梁山后,他治愈了许多忠诚勇敢的军士和将领的伤病,但他的影响力终究有限。正如鲁迅在诗中戏谑地写道:“有将军专司杀戮,有医生负责救治。杀戮大半,救治残存者。这样的小修补,唉,真是可悲啊!”鲁迅在成为文学巨匠和思想界的重要人物之后,他时常感叹自己的工作如同漫步在无垠的荒野,“纸上只留下声音”,以及“文章犹如尘土,又能去向何方”之类的感慨。

无论如何,那些救治病患的杰出医生以及启迪心灵的优秀工程师都享有崇高的敬意。

旧体诗与散文诗

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学的巨匠,在旧体诗与新诗的理论与实践领域,其见解与行为均颇具影响力。他曾言:“在我看来,所有优秀的诗歌在唐代就已创作完毕,若非能创造出超越如来手掌的‘齐天大圣’,实在没有必要再创作。然而,言行不一,偶尔也会胡诌几句,自我反思起来,实在觉得可笑。”这番言论似乎是在新诗的立场上发表的,似乎在暗示旧体诗已经成为了经典(古董),虽然美是美,但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然而,新诗在他的评价中显得尤为糟糕。在与斯诺的对话中,他甚至直言不讳地指出,年轻人之所以投身于诗歌创作,仅仅是因为他们无法写好文章,而深入研究新诗对他们来说,不过是虚度光阴。

鲁迅在古典与现代诗歌的抉择中倾向于后者,这或许源于无奈,亦或是所谓的“积习”。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传统诗歌依旧展现出其顽强的生命迹象。在鲁迅的所有诗作中,古典诗歌占据了相当的比例。与此同时,与他同代的许多新文化运动的中坚分子也纷纷回归传统,重拾旧日的诗风。鲁迅生平创作的诗歌,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共计七十多首,若将散文诗纳入计算,总数也不过百余篇。

_鲁迅先生的诗作_鲁迅先生的诗歌作品

鲁迅的诗歌作品过去常被用作其思想观念的佐证和象征,其中“我以我血荐轩辕”彰显了其强烈的爱国情怀,“俯首甘为孺子牛”则体现了他愿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相逢一笑泯恩仇”则表达了他对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期盼。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寒凝大地发春华”、“于无声处听惊雷”、“只研朱墨作春山”等脍炙人口的名句被频繁引用。副作用在于,单从某一种风格的作品中,我们难以全面把握鲁迅旧体诗的全貌;同时,那些并不激烈或陡峭的句子,如“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以及“躲进小楼成一统”,往往被忽视或避而不谈。然而,近十几年来,伴随着旧体诗的持续升温,鲁迅作为诗人的研究成果也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

文风多变且充满流动性,常常涌现出新颖的变体。若对鲁迅的作品进行分类整理,难免会遇到难以归类的篇章,比如散文诗,究竟应该归类于散文,还是诗歌,抑或独立成一类,这都让人感到困惑。本书将聚焦以《野草》为核心的散文诗,将其作为主要叙述对象,同时,它也充当了连接鲁迅前后期人生经历、沟通其新诗与旧体诗之间的桥梁。

要深入理解鲁迅与我国传统文学的紧密联系,必须掌握鲁迅作品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抒情风格,同时感受鲁迅在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上的独到之处,这无疑要求我们给予古体诗词以充分的关注。

诗是他特立独行的护照

鲁迅的一生在辛勤劳作与浪漫情怀中寻求着和谐与平衡。正因如此,诗歌对他而言不可或缺——它是他在充满挑战与冷漠的世界中坚守自我的通行证。“逆流而上,违背世俗”,他从不随波逐流、从不妥协,坚持独立思考、勇敢面对生活,这正是诗歌所展现的姿态。鲁迅将整个人生演绎成了一首诗。

《诗传》力求详尽地记录鲁迅与诗歌相关的种种事迹:他接受过的诗歌教育、创作的诗歌作品、对诗歌的解读与评价。这部传记以鲁迅的诗歌修养和创作历程为核心。在鲁迅的诗歌中,诸多意象承载着起兴的作用,象征着其品格。诸如梅、兰、竹、菊、烟卷、菰蒲、大泽、神矢等,这些意象有的源自故乡,有的来自祖国,有的则取材于异域,还有的来源于《诗经》和《楚辞》。鲁迅堪称译诗的佼佼者,他曾翻译过尼采、海涅、裴多菲等人的著作,即便到了晚年,他对诗歌的热爱依旧如故。他的日记和书信中,同样洋溢着诗意的气息。即便是在零散的片段中,也能发现“大风吹雪满空际”这类充满意境的句子,更不用说他的散文和杂感,无不流露出对美的追求和优美的语句。

总体来说,鲁迅并不愿意公开展示自己的旧体诗作,这些诗作对他而言,更像是一种隐秘的文学创作,除了作为人际交往的工具,更多的是用来抒发他个人的内心所思。然而,他却表示自己的旧体诗风格颇为“激烈”。尽管后来的研究者试图将之与时代背景和政治事件相联系,但如今看来,除去少数几首采用民谣风格的、具有政治讽刺意味的诗篇,他的诗作整体上还是显得平和且富有深意的。

《诗传》将鲁迅置于近现代诗歌历史的显赫地位,即近百年诗歌界的“梁山泊”之列。尽管鲁迅与古代文人交往较少,但他始终敏锐地把握着诗歌发展的脉络。文学创作并非一刀两断的割裂,而是延续与演变的过程。

《诗传》同样关注到了外国学者对鲁迅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鲁迅的新诗风格平易近人,而更多的学者则对他的古体诗赞不绝口。吉川幸次郎提出,关键在于鲁迅的气质,他的气质无疑是诗人的:无论是散文诗《野草》,还是《朝花夕拾》,甚至在鲁迅的小说中,都能发现诗意的踪迹。鲁迅的众多杂感,尽管他努力保持冷静和理智,但仍然流露出诗意的气质,在与丑恶现实的抗争中,展现出了力量与美感。

《近百年诗坛点将录》中提到,鲁迅的诗歌展现了他的真实面貌,这一点确实如此。然而,诗歌的源头和风格各有来源,鲁迅的诗歌风格与李贺、李商隐相近,亦或是龚自珍、章太炎,又或是其他诗人?钱仲联特别指出章太炎和李贺,他强调鲁迅诗歌中蕴含着魏晋时期的真率洒脱风格和中唐时期的想象奇特、鬼气森森的韵味。当然,鲁迅的诗歌汲取了众多师长的精华,其来源和内涵更加丰富和深邃。

在鲁迅的诗世界里,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领域。

(作者为鲁迅博物馆原常务副馆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备案号:晋ICP备19004532号-1
友情链接 互助县树人高级中学 永川行政服务中心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舜耕街道办事处 邢台市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

温馨提示

百亿补贴福利攻略.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