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迎来了辉煌的胜利,旧金山制宪会议上,《联合国宪章》得到了全体与会国的共同赞同,为现代国际秩序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同时也开启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崭新篇章。时至今日,我们应如何传承并大力发扬《宪章》的崇高精神呢?上海联合国研究会联合上海大学历史学系近期召集了一批专家学者,围绕《联合国宪章》的核心内容,就全球规则治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维护以及如何让联合国发挥更显著作用等议题,开展了一场深入的专题研讨活动。
联合国“基本大法”的核心地位与时代价值
汪伟民,上海联合国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及教授,指出:《宪章》作为联合国的基石性文件,其核心理念至今仍然是支撑全球治理结构正常运作的根本准则。
为捍卫国际和平及安全缔结《联合国宪章》
张勇安,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大学国际禁毒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指出《联合国宪章》不仅是一份各国共同追求和平与安全的庄严承诺,更是激发战后国际贸易交流、推动文化传承、化解国家间的战争积怨、重建国家间信任的宝贵良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联合国宪章》不仅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确立为追求的核心目标,而且独具匠心,提出了通过和平发展的途径来预防战争的新理念。八十年间,《联合国宪章》所倡导的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目标和原则,以及应对此类挑战的策略,经历了辉煌与低谷。然而,只要我们心中坚守理想之光,秉持“坚守正义,恪守由条约和国际法其他来源产生的义务,持之以恒”,便能够推动社会在更大自由中实现进步,以及更美好的生活。
《联合国宪章》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毛瑞鹏,上海联合国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副所长兼研究员,指出《联合国宪章》不仅是国际关系制度化、法治化、民主化进程中的关键标志,更是人类不懈追求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珍贵成果。它还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带来的国际格局变化,并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基本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保障现有的全球秩序,关键在于恪守以《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宗旨与原则为核心的国际交往基本原则,推崇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恪守不干涉他国内政、通过和平途径解决国际纠纷、真诚履行国际责任等根本原则,推动国家间的友好交往,致力于维护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并促进在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国际合作。目前,随着大国间地缘政治竞争加剧、地区冲突频繁发生、国际安全局势恶化以及全球性挑战接连涌现等关键问题,各国亟需共同遵守《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宗旨与原则,增强联合国的权威性,积极实践真正的多边主义,并努力提高全球治理水平。
如何进一步提升联合国的地位
江时学(亚洲及大洋洲地区拉美研究理事会主席,上海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提出,为增强联合国的影响力,需实施以下策略:首先,各国应坚持相互尊重和平等对待的原则,不得独占国际事务的决策权,不得左右他国命运,不得推行霸权与欺凌,不得凭借经济和军事优势在国际上任意妄为;其次,应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认识到在这个广阔的世界中,各民族、各国以及每个人的未来与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再者,必须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国家间的互动与利益协调应依赖于健全的制度和明确的规则,大国尤其应成为国际法治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捍卫者;最后,应持续推动联合国改革,针对效率低下、执行力弱、安理会代表性不足及经费紧张等问题,国际社会需携手努力,在改革过程中坚持通过对话化解冲突,通过协商替代胁迫,通过共赢取代“零和”思维。
美国与联合国交织着合作与冲突
魏红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美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指出,美国在联合国成立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并在联合国的架构与规则确立上拥有显著的主导权。不过,美国与联合国之间频繁出现分歧与争执。美国在国际事务中频繁采取单边策略,这一做法与联合国推崇的多边主义原则相悖;其次,美国拖欠会费的行为对联合国的财政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不仅干扰了联合国的日常运作,还引起了对美国履行国际责任的不信任;再者,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的双重标准,与联合国所宣扬的公平、公正和平等原则相违背,这不仅扰乱了国际关系的常规秩序,还损害了联合国在国际间的信誉。美国的政策与联合国运作中存在不少分歧,然而,在某些方面,两者依旧维持着一定程度的协作。在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日渐增多,作为全球重要一员,美国理应主动承担起其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摒弃孤立主义和双重标准,与联合国并肩作战,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确保世界和平与稳定。
此起彼伏经济战与军事战呼唤《宪章》精神回归
杨鹏飞,上海联合国研究会秘书长及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指出,当前全球化正面临逆流,贸易战和关税战等经济冲突愈发激烈。此类以单边主义和经济施压为策略的行为,明显背离了《联合国宪章》所提倡的多边合作与公平互惠原则,严重削弱了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多边机构的功能,同时也加剧了原本就薄弱的国际信任体系的裂痕。与此同时,领土纠纷和区域冲突层出不穷。部分国家以“国家安全”为幌子,行霸道之事,公然向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发出挑战,导致国际社会在和平与安全议题上面临集体沉默的危机。在此关键时刻,《宪章》所倡导的精神亟需回归,这不仅要求联合国自身进行改革和加强,更需要各大国树立榜样、发展中国家共同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在全球南方地区逐渐崭露头角、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调整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再次强调《宪章》中的基本准则,这样才能在充满变数的局势中重新确立秩序,并点燃希望之火。
守护WTO核心要义 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
章玉贵,上海联合国研究会副会长、国际金融论坛学术委员,指出:WTO作为关贸总协定的继任者,是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制度变革产物,被誉为“经济联合国”。然而,随着新兴经济体纷纷加入WTO并深度参与全球贸易,发达国家,尤其是作为WTO核心机制构建者的美国,开始对WTO持不同看法。表面上看,关于在WTO体系内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特殊与差别待遇”是维持还是缩减,成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与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主要争议焦点;然而,更深层次的分歧在于,我国在经济实力、国际影响力以及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均有显著提升,这可能导致美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与规则演变过程中失去主导地位。这恰恰是美国屡次威胁退出世界贸易组织,或是企图按照其意愿重塑世界贸易组织的核心动因。世界贸易组织肩负着推动贸易公平竞争的重任,并致力于保障多边贸易体系的高效运作。在与美国在WTO改革议题上展开多轮较量之际,我国既要坚守底线和原则,同时也要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以避免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全面脱节。此外,还需探讨双方在WTO改革上的潜在合作空间,并展现出我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的独特智慧和策略。
联合国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石
何建华,上海联合国研究会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及前副院长,强调指出:无论世界局势如何波动不定,人类始终致力于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美好生活,这一愿景是坚定不移的。当前,众多全球性重大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危机状况不容小觑,这些问题涵盖人口增长、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金融稳定、政治安全、恐怖活动、核能安全、能源供应、网络信息安全、粮食供应安全、毒品蔓延、移民(难民)涌入、公共卫生、贫困问题以及全球性传染病等多个方面,它们持续对国际社会构成挑战,迫切需要各国携手努力,共同寻求解决方案。联合国代表着希望,它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家园,构成了世界和平与进步的坚实基础,并在全球治理结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首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留下笔迹的国家,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成员和肩负重任的大国,中国始终如一地坚守《联合国宪章》所倡导的宗旨与原则,力挺联合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核心角色,高扬和平、发展、协作与共赢的旗帜,提出了三大全球性倡议,致力于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全球南方国家紧密协作,成为世界和平的缔造者、全球进步的推动者以及国际秩序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