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官方微博发布信息称,近期,民航东北管理局与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共同对黑龙江鹤岗萝北机场的初步设计方案予以批准,此举意味着机场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大致就绪,项目即将全面展开建设。
本工程依据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5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1600吨的标准进行规划,其飞行区等级为4C。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条全长2500米、宽45米的跑道,7个站坪机位,一座占地面积为5008平方米的航站楼,以及2980平方米的机场综合楼,此外还包括空管、供油、供电、供水、消防救援等必要的配套设施。
鹤岗,这座典型的“收缩型城市”,曾因资源枯竭、产业衰落以及人口的不断流失而陷入发展的困境。在此之前,它多次因为房价低廉、财政整顿等问题成为网络热搜的焦点。
也因此,很多人疑惑:这样一座城市,为什么还要建机场?
实际上,自2013年起,鹤岗机场项目的规划便已启动,并在2016年被正式纳入《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之中。近些年来,机场建设的前期筹备工作进展顺利:2017年,民航局批准了机场的选址;2018年,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通过了行业审查;2019年,项目成功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立项评审。在2022年,我国国务院与中央军委共同作出决定,批准了在黑龙江省鹤岗市建设一座新的民用机场项目,此举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获得了官方的批准文件,即所谓的“准生证”。
鹤岗机场的建设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与促进资源耗尽型城市实现转型发展紧密相连。
鹤岗市因煤炭资源而兴起,同样也因为煤炭资源而衰落。为了寻求产业的多元化转型,该市一方面将发展重心转向非煤炭领域,着力推进石墨产业的壮大;另一方面,依托丰富的森林、界江、冰雪、湿地等生态资源,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自2017年起,当地新闻媒体便明确指出,鹤岗市在推进城市转型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建立便捷的空中交通网络;同时,为了沿边地区的开发与对外开放,畅通的对外交通通道同样不可或缺;此外,为了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高效便捷的航空服务是至关重要的支撑。
新建机场的初步设计方案获得批准后,鹤岗相关部门明确指出,他们计划迅速推进施工图设计及审查等后续工作,确保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扎实到位。依据鹤岗市政府今年的工作报告,该机场的目标是在6月底前动工建设,并力争在2027年实现校飞及正式通航。
观察整个黑龙江省的规模,截至目前,该省已拥有14座民用机场,在全国范围内位列第五。鹤岗机场的建设工程,不仅将有助于优化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综合交通网络,还将显著提高该区域的交通便捷性和可达性。依据《黑龙江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规划,预计到2035年,黑龙江省的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23个,而这些机场的服务半径在100公里内,能够覆盖全省超过90%的国土面积和人口。
#动向
民航局、国铁集团共同推动空铁联运
近期,民航局与国铁集团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空铁联运”高效发展的关键工作清单(2025—2027)》,旨在进一步促进民航与铁路的实质性合作与融合进步。《任务清单》着重针对空铁联运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服务规范、信息互通、技术支持等难题,提出了七个主要任务。首先,强化空铁联运的衔接与协调规划。第二项任务是打造一体化空铁联运设施。第三项是优化空铁联运全流程产品。第四项是确保空铁联运服务既便捷又舒适。第五项是加强空铁联运信息的互联互通。第六项是加速推进空铁联运示范项目的试点工作。第七项是构建完善的统计与标准体系。
上海超导新基地在浦东开工建设
“浦东发布”报道,近期,一座投资额高达25亿元的上海超导带材及总部基地在浦东地区正式启动建设。这不仅是我国,更是全球范围内超导技术领域规模最大的规划项目。据悉,该基地将负责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生产任务,同时还将涵盖产品研发、生产线研发和应用研发等多个方面。
浙江推动存量政府投资基金整合优化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期发布了《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中强调了对现有基金进行整合与优化的措施。根据原则,同一政府部门不应在同一行业或领域内重复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同时,针对现有基金的管理运营状况,文件倡导遵循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推进基金的整合与重组工作。针对不符合预期要求的基金,需依照既定程序和规定,进行基金管理人的更替、管理团队的调整、强制清算以及提前退出等措施。在整合重组现有基金时,必须确保其投资活动的正常进行不受干扰。
湖北设立百亿人形机器人母基金
湖北省财政厅借助湖北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的力量,助力长江证券主导成立了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目前,该基金已顺利完成了合伙协议的签订、工商登记以及首期资金的实缴。基金整体规模达到100亿元,并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组建,其中首期规模为50亿元,主要投资于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领域。
西延高铁实现轨道贯通
新华社报道,7月1日,在最后一对长钢轨精确安装完成之后,西延高铁成功完成了轨道的连接。接下来,工程将集中精力进行电力、通讯、信号和电气化工程等“四电”施工,以及进行静态检查和联调联试,以确保顺利开通运营。西安至延安的高速铁路全长299.8公里,作为陕北革命老区的第一条高铁,它构成了“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络中连接包(银)海的重要一环。线路一旦建成并开始运营,西安到延安的行程时间将大幅减少,从现有的两个半小时缩短至大约一个小时内。
#声音
首份“苏超”赛事影响力报告:赛事撬动消费链,文旅体育双升温
首份关于“苏超”赛事的效应评估报告已经发布。根据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的报道,最近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对省内3189名常住居民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赛事经济推动了消费增长,成为激发城市消费活力的新动力,超过八成(80.4%)的居民明显感受到了赛事对日常生活和消费产生的正面效应。
观察受访者对下半年家庭消费的预期,有58.9%的居民预期将因“苏超”赛事而提升体育消费,这涵盖了运动、培训以及购买装备等多个方面;同时,65.5%的居民预期将增加文化旅游消费。此外,62.3%的居民计划购买“苏超”相关的衍生产品,而30.6%的居民则表现出对购买包含景区、餐饮、住宿折扣的“门票+文旅套餐”的强烈兴趣。超过八成的市民(88.7%)体会到了赛事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其中包括“推动餐饮和住宿业消费的提升”(这一选择获得74.9%的支持),“吸引外地游客,进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这一观点得到70.2%的认同)等方面。
尽管成绩亮眼,“苏超”仍有提升空间。居民们提出了两个主要建议:首先,他们希望加强“赛事”与“文旅”的结合,其中48.8%的人期望能享受到性价比高的“门票+景区+餐饮+住宿”一揽子套餐,并希望各地能够与商家紧密合作,提供一体化服务;其次,他们希望丰富衍生品的开发,72.0%的消费者偏爱城市形象玩偶,47.5%的人期待看到城市特色IP的联名产品,而44.3%的人则希望拥有既实用又有收藏价值的球衣装备。
#放榜
暑期游进入预订高峰,哪些城市是避暑热门?
2025年暑假旅游预订的旺季已经来临。根据7月1日飞猪发布的《2025年暑期出游趋势报告》,机票、住宿、景点门票以及租车等旅游相关服务的预订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显著增加。与此同时,长途旅行的消费比例相较于去年同时期增长了7个百分点,而大学生群体的旅游消费也有所上升。
就目的地而言,避暑依然是人们选择暑期旅行的主要驱动力。根据飞猪平台的数据,乌鲁木齐、昆明、贵阳、哈尔滨、沈阳、大连、兰州、西宁、伊犁、呼和浩特等位于西北、东北及西南地区的城市,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旅游地;而崇左、保山、日照、伊春、黔西南、玉溪、开封、普洱、揭阳、沂州等地,因其宜人的气候、优美的风景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目前的增长势头强劲,有潜力在今年暑期成为备受欢迎的新兴旅游目的地。
值得指出的是,今年暑假期间,“苏超”相关的旅游活动异常火爆,其热度激增数倍之多,这极大地推动了江苏地区旅游目的地的过夜游客数量显著上升。根据飞猪平台的数据,南通、宿迁、徐州等城市的暑期酒店预订量普遍实现了翻倍增长。而作为“苏超”梗王的常州,当地的中华恐龙园、东方盐湖城、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等热门景点的旅游商品预订量同样实现了翻倍增长。
#数读
海南离岛免税新政落地五年,购物金额累计1958亿元
央视新闻报道,自2020年7月份开始,海南离岛游客的年度免税购物限额从每人3万元上调至10万元,同时取消了单件商品的免税额度限制。此外,免税商品种类也得以扩充,新增了包括电子消费产品在内的七类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商品,标志着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经历了重大变革。在过去五年里,离岛免税额度显著提高,商品种类更加多样化,提货方式也持续增多,这无疑提升了游客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海口海关的数据显示,自新政策推行至今已有五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总金额累计达到了1958亿元,平均每年增幅高达62.6%,政策带来的实惠得到充分体现,相关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1067.13亿港元,港交所上半年IPO募资额居全球首位
上海证券报报道,在6月30日,云知声、IFBH、泰德医药等三家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这一现象成为了今年上半年港股新股市场的缩影。据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底,今年港交所共吸引了44只新股,累计募集资金达到了约1067.13亿港元,同比增长率高达688.56%,使得港交所一举跃升至全球IPO融资额第一的交易所。新股市场持续保持高温,与此同时,港股的再融资领域同样呈现了旺盛的活力。具体来看,上半年期间,港股的一级和二级市场在股权融资方面共计实现了2501.29亿港元的融资规模,这一数字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高达318.15%的显著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