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知录取结果的那刻,我们于视频中齐声欢呼,那些因一道数学难题而争执不休的时光,此刻都显得格外珍贵。近日,武汉工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2025届毕业生李嘉欣和吴昊伦携手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并回到母校分享他们的考研心得。其中,李嘉欣如愿以偿地被湖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录取,而吴昊伦则被武汉工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接纳。这对共同经历了考研之路的学霸情侣,共同谱写了一篇“以爱情为帆,梦想同航”的青春篇章。
缘起社团:责任与光芒的交汇
他们的故事在校园的学生社团中萌芽——李嘉欣担任着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简称:马研)的会长职务,而吴昊伦则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简称:青协)的会长。在一次大二时期的社团联合会议上,李嘉欣安静地记录着,而吴昊伦则热情洋溢地交谈,两人就这样首次相遇。她身着洁白的衬衫分配任务,那份镇定宛如挺拔的雪松,周身散发着光芒,这一幕吴昊伦至今记忆犹新;李嘉欣则被吴昊伦在组织养老院志愿活动时彻夜不眠、细致核对细节的执着所感动:“他对责任的承担,让人感到无比的安心。”这种源自责任与光芒的敬意,成为了他们缘分的开端。
确定恋爱关系后,他们商定“工作期间互不干扰,私底下不互相埋怨”:当吴昊伦在筹备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活动时,李嘉欣便和她的朋友一起专心致志地自习;而李嘉欣在策划马克思主义研究讲座的时候,吴昊伦则在不声不响地为她准备好了热腾腾、美味可口的午餐。到了周末,这便成为了他们约定的“心灵充电时刻”,他们聚在一起,彼此倾听对方的心声,共同释放了一周累积的疲惫与压力,并且相互给予对方鼓励,传递积极的建议。
并肩成长:默契在奋斗中淬炼
他们不仅是情侣,也是合作伙伴,更是紧密的战友。在学习之余,他们携手投身于志愿服务,并积极参与各种学科和专业竞赛。
2024年5月,李嘉欣与吴昊伦携手学院的其他学子,一同踏上了前往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的征程,来到了一所乡村小学,进行了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在这期间,他们两人共同担任了班主任的职务,李嘉欣更是身兼英语教师一职,而吴昊伦则同时负责品德教育及安全教育。李嘉欣主要承担了五年级学生的英语教学工作,她每天都要精心设计课程、进行教学以及协调各项工作,忙碌得不可开交。与此同时,吴昊伦则细心地协助她维护班级纪律。偶然间我发现他极具调动氛围的能力,心思也极为细腻;他常组织诸如“击鼓传花”等趣味游戏,让孩子们得以展示自己的才艺或分享心中的梦想;大家对他都情有独钟,而他总能以微弱的小火花点亮他人的光芒。
2024年暑假,他们携手组队,参与了第九届湖北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吴昊伦全神贯注于实验操作,而李嘉欣则负责视频拍摄,手持摄像机,细致记录下每一个环节。在备赛阶段,他们共同上网搜集资料,深入探讨细节,调试实验设备,测量数据,并积极向老师请教、交流心得。每一步,他们都是并肩作战,实验室深夜的灯光映照着他们共同奋斗的身影。尽管我们最终仅获得省级三等奖,但那他伏案书写数据的身影,却比任何奖状都更能触动我的心弦。李嘉欣笑着回忆道,省级三等奖并非终点,反而成为了我们默契合作的起点。
在学业领域,他们堪称完美搭配,吴昊伦将高等数学的解题方法浓缩为“秘籍”传授给李嘉欣,而李嘉欣则将政治课程笔记整理成思维导图,帮助吴昊伦突破记忆的瓶颈;临近期末考试,他们还会相互检查,通过知识的交流,为对方填补知识上的空白。
在共同奋斗的学习旅程中,他们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李嘉欣在大学期间,成功斩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国家奖学金一次,并荣膺校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等多项荣誉;吴昊伦则赢得了学校专业奖学金,并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模范团干以及“志愿之星”等光荣称号;此外,他们还巧妙地利用课余时间,踊跃参与“华为ICT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多个领域的比赛,通过学科竞赛不断磨砺自我,奋勇向前。他们不仅积极提升个人技能和综合素质,还成功获得了电子商务师资格证、普通话水平等级证,并且顺利取得了驾驶执照。
“研途搭子”不孤单:彼此陪伴、互相鼓励
最美好的年华在于相互促进,携手共同追求更高的自我。迈入大三阶段,他们一同确立了考研的志向,“考研就如同在漆黑的房间内洗衣,直到黎明到来方能揭晓成果,然而若有人与你并肩作战、相互激励,那么这段旅程便不再感到孤独。”李嘉欣如此描述他们的备考之路。
尽管所选择的院校各有差异,然而考研的科目内容却保持一致。在确定考研目标之后,他们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状态中,并制定了一份既详尽又有序的学习计划:每天清晨7点,他们相约在图书馆,首先花一小时记忆英语单词,随后便专注于数学课程;午餐后稍作休息,下午则继续攻英语及专业课;晚餐后,他们在图书馆的走廊上背诵政治知识,随后整理错题集,回顾并分析错题,直至晚上22:40才各自返回宿舍。在整个备考阶段,他们始终如影随形,共同使用学习资料,还会互相推荐优秀的网络课程,成为了对方最理想的学习伙伴。
备考的道路并不平坦,遇到低谷时刻,他们成为了彼此最稳固的支持。在李嘉欣政治模拟考试仅得48分,情绪崩溃泪流满面之际,吴昊伦为她端上了热腾腾的奶茶,并陪伴她一题一题地分析试卷,直到图书馆关门;同样,当吴昊伦因为复习进度落后而焦虑失眠时,李嘉欣便每天带他去湖边,运用“费曼学习法”,通过讲解来加强他的理解,并帮助他整理记忆的原理。他们还会携手确立每个阶段的任务,把任务细化到每周的工作计划中。每当达成一个目标,他们便会犒赏自己一顿美食,借美食之乐放松心情,调整身心状态。在寒冷的走廊里,那张写着“考完就去吃火锅”的激励小纸条,常常让他们重拾笑颜。
他们携手同行,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那段既丰富又难以忘怀的考研岁月。终于,考研录取结果揭晓,两人均名列其中,他们在视频中激动地齐声欢呼,所有辛勤的努力与付出在这一刻都收获了最丰硕的果实。
回顾考研的历程,他们不禁感慨万分:“在此过程中,我们深感家人以及学院老师们给予的指引和激励至关重要,特别是专业课的刘少敏老师,每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惑,向刘老师请教时,她总是耐心地为我们解答疑惑,并给予我们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对于有志于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他们这样说道:首先,需要确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同时也要尊重每个人的步伐,充分利用彼此的长处,比如资料共享、情绪上的支持、生活中的相互帮助以及学习上的相互监督;其次,要设立明确的“作战规则”,比如规定固定的学习和交流时间段、允许各自独立学习、避免将所有的焦虑都转移到对方身上;最后,要认识到爱情应当是共同向着未来展望,而不是相互束缚,在考研的道路上,你们是对方的指引之光,而非拖累彼此的锚石。”
沉浸在书香的氛围中,他们心向远方。面对即将到来的异校研究生生活,他们的目标清晰可见:每周都会雷打不动地前往省图书馆打卡学习,同时探索武汉的新美食,还利用实验室的趣事建立了一个专属的交流平台。“在科研的道路上各自攀登高峰,分享经验时相互交流心得——保持独立与亲密并存,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吴昊伦这样说道。他们牢记备考期间所立的誓言:“先努力提升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个体,然后才能拥抱更广阔的未来。””(通讯员:雷雯珊 李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