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3日开始,叙利亚苏韦达省南部地区发生了武装冲突,导致了众多人员伤亡。在此情形下,以色列利用时机,增强了空袭的强度。这一行为使得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和复杂,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冲突爆发
自13日开始,位于叙利亚南部的苏韦达省,德鲁兹族人的主要居住区域,遭遇了动荡局面。这场冲突的导火索是德鲁兹武装派别与贝都因部落之间的矛盾,德鲁兹武装成员为反击,采取了扣留贝都因部落成员的手段。截至14日,叙利亚国防部与内政部已从大马士革等地调派军事力量至苏韦达省,其行动旨在平息当地冲突,并保障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政权介入
15日,叙政权军队在占领数个村庄后,抵达苏韦达省的行政中心苏韦达市,并在该地遭遇了部分德鲁兹武装的激烈抵抗。与此同时,叙利亚国防军宣布与苏韦达省的地方代表签署了停火协议,尽管如此,在苏韦达国家医院等特定地点,双方的冲突依然在持续。这一情况反映出,尽管双方已签署停火协议,然而局势并未显现出任何缓和迹象,矛盾依然保持着尖锐状态。
以军空袭
15日,以色列对叙利亚政府军的空中力量实施更为强烈的打击;16日,对大马士革的多个关键目标进行了攻击,这些目标涵盖了总统府周边区域以及总参谋部大楼等;据新华社报道,此次空袭导致1人遇难,18人受伤;以色列国防军表示,他们摧毁了叙利亚政府向叙南部输送的武器和坦克,并有效封闭了相关通道。
冲突伤亡
英国境内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在16日公布信息,指出苏韦达省的冲突导致了248人的不幸遇难。这一伤亡数字令人深感悲痛,同时也暴露了冲突的激烈性,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
以军考量
以色列在叙利亚南部的武装冲突中实施了主动介入策略,这一举措由多方面原因所推动。首先,以色列坚定地支持叙南部三省实现“完全的非军事化”,旨在阻止叙政府军进入该地区;其次,以色列国内的德鲁兹群体与叙利亚的德鲁兹群体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苏韦达省的冲突引发了以色列德鲁兹群体的不满情绪。在当前这一时期,以色列国防军已依据各种不同理由,对叙利亚境内多个地点实施了多轮空中打击行动。
深层原因
苏韦达省的冲突呈现出多维度且复杂的起因。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阿萨德政权在该省的控制力显著减弱,安全局势已落入德鲁兹武装派别之手。在叙利亚国内政治发生重大变局之后,新政权与地方武装派别间的对话并未带来显著的积极进展。叙政权此次介入行动的目的是为了平息冲突,并且力求恢复对该省的实际控制,然而,以色列的介入使得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变得充满挑战。
苏韦达省的武装冲突造成了广泛影响,这一现象不仅对叙利亚政权的应对能力提出了挑战,而且其发展趋势也可能对叙政权在处理库尔德问题上的策略产生重大影响。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叙利亚政权是否能够有效地应对这一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