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特朗普的“直来直去”,拜登则明显更加老谋深算。
拜登在处理美中关系时,表现得两面三刀,表面上看似全面履行职责,然而转瞬间,针对我国的遏制策略便接连不断。其中,尤为犀利的是他着力推行的“印太战略”以及所谓的“亚太小北约”。
在拜登卸任前夕,他已大致完成了针对我国的遏制格局构建。然而,特朗普上台后,局势出现了转折。
在特朗普发起关税战之际,美国的众多盟友无一例外地变成了“易捏的软果”,尤其是其在亚洲的最主要盟友,更是有幸成为了“最为柔软的那一枚”。
然而,经过他的一系列操作,我国竟然意外地获得了一个极其珍贵的发展契机。
那么,亚洲这个最大的“倒霉蛋”是哪个国家?
特朗普对这个“倒霉蛋”到底干了什么?
而我国的战略机遇又是什么呢?
鹰犬
本文所要讲述的这个不幸的家伙正是我们位于东边的邻国——“尼~~~轰~~~~”!
没错,就是日本。
先说个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的大事儿。
是啥呢?
就是日本在6月底刚刚启动了一项修建避难所的工程。
理应而言,对于像日本这样的岛屿国家来说,建造用于抵御海啸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避难设施并不算是什么新奇之事。然而,此次所建的避难所却显得格外诡异,它位于冲绳的先岛诸岛,而且,其中首座位于那国岛的避难所计划在2027年投入使用。
而这个岛在什么位置呢?
查阅地图后可知,该岛屿位于日本与台湾之间,相隔仅300公里,是两地最近的岛屿。
是不是看出点什么问题了?
确实,日本政府明确指出,这项行动的宗旨在于一旦“台岛发生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将先岛群岛的十二万居民转移至山口县以及九州地区等地。
是不是很奇葩?
既然修了避难所,为啥还要把老百姓继续往北撤呢?
台岛评论员对此的评价都是“日本居心险恶”。
需明白,冲绳地区为美军基地的核心地带,其中仅冲绳岛上便设有41处基地,这一数字占据了美军在日本所有基地总数的七成。
冲绳,作为美日两军部署在台岛前沿的重要基地与战略跳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我国海军在太平洋的远征途中,常常需要穿越的宫古海峡,其路径恰巧穿越了冲绳群岛。
看明白了吗?
日本并非在建设避难设施,实则借机新建了众多军事后勤设施。与此同时,日本还以“台岛有事”为由,正加紧扩充军备,积极备战。
试问,日本是疯了吗?
其实,并不是。
切记,尽管日本的经济力量雄厚,然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它始终处于“稚嫩之席”。自二战结束至今半个多世纪,日本一直渴望成为“常规国家”。那么,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究竟是什么呢?
当然是要有美爹点头才行。
谈及此事,便有人发问:难道日本不是美国在亚洲最为重要的盟友吗?难道日本不是拥有美国航母在亚洲的唯一驻泊基地吗?这样的待遇,并非所有盟友都能享有。那么,为何美国不愿让日本成为所谓的“正常国家”呢?
实际上,美国对日本一直抱有疑虑,鉴于日本境内设有众多军事基地,驻扎了众多军队,且能够停泊航母,尽管这背后有维护其霸权地位的目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国亦是借此途径对日本进行严密监视。
有这么个太上皇在,日本其实挺难受的。
而拜登上台之后,日本似乎看见了新的希望。
日本思考:既然美国决心已定,意图遏制我国,同时推行“印太战略”和组建“亚洲小北约”,那么如果日本能够全力支持,付出更多努力,作为交换,美国是否能够帮助日本摆脱困境呢?
日本另有一番打算,意图借助美国的支持,通过介入台岛事务,增强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从而加快摆脱战败国地位。而若作为美国的“代言人”,在政治与军事领域能够起到主导作用,那将是更加理想的状态。
鉴于这一情况,我们观察到,在拜登执政时期,日本表现得异常活跃,不仅参与了北约峰会,还与美国进行了联合演习,而且在台海问题上频繁发表挑衅性言论,明显没有摆正自己的立场。
拜登促成之下,尹锡悦表现得颇为合作,即便背负“卖国贼”的恶名,也愿意与日本消除隔阂,携手共进。因此,日本与韩国,加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IP4”,亦即“印太4伙伴”,成为了北约在亚洲拓展的基石。此外,日本和澳大利亚还参与了美国主导的,联合印度的“4方机制”。
显而易见,日本对美国在遏制我国方面扮演了坚定的鹰派角色。假如我国周边局势继续沿着拜登所规划的路径演变,对我国而言将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然而,一盆凉水却突然浇在日本的脑袋上。
我又来了!
在首个任期里,老特与日本的关系尚可,特别是在安倍担任“球童”期间,这让他感到非常满意。
然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老特竟然如此冷酷无情,先是图谋将加拿大和格陵兰纳入版图,继而在加征关税一事上,甚至连盟友也未曾放过。这一举动让日本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尤其是老特要对日本汽车征25%的高关税。这可就要了命了。
汽车产业及其关联的钢铁等行业,构成了日本经济的核心支柱之一。仅汽车行业就有超过550万名从业者,而涉及背后的家庭,这一数字几乎涵盖了日本10%的人口。若将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人口计算在内,这一比例将上升至日本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此外,美国市场对日本汽车出口的贡献,占据了日本汽车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
所以,如果老特的关税落地,那对日本经济的打击可想而知。
这可咋整呢?
没办法,既然美爹要这么干,那自己只能捏着鼻子继续积极配合。
日本率先派遣了代表团前往美国就关税问题展开谈判,这一举动得到了老特的赞同,他不仅表示支持,还亲自莅临了谈判现场。
获知这一信息后,日本感到非常惊喜,仿佛关税的谈判有了转机,或许,鉴于我国态度的诚恳,老特可能会适当降低关税额度。
可结果呢?
老特不仅在关税问题上没有丝毫妥协,反而不断加征关税,迫使日本支付更多费用来维持驻日美军的开销。
嗯…..这咋整?
没有问题,日本经过一番反思,觉得自身的诚意尚显不足,因此,选择增强对美农产品的进口规模,旨在减轻我国对美国大豆进口量大幅减少所带来的冲击。
结果怎么着?
老特毫不动摇,视日本为最大的“软目标”,坚决要求不减关税,增加进口量,并且还要提升驻日美军的生活补贴。
日本人的眼神一闪,瞧见我国强硬的态度让那位老特陷入困境,甚至不得不低头,心中暗自思忖:或许,我们也来试一试吧?
随后,经过与美国的首轮关税磋商,日本在谈判中的立场可概括为一个字:拖延。
尽管至今双方已展开七轮磋商,然而,仍未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
这让老特是出离愤怒,决定给日本点颜色看看。
在刚刚落幕的第7轮谈判中,日本代表未能与美国方面取得接触,甚至未能见到谈判的另一方——美国财长贝森特。
谈判落幕之后,老特于6月30日便迫不及待地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对日本进行了严厉的指责。而这一次,他选取了全新的话题进行炮轰。
换的啥题材呢?
这次是大米。
全球皆知日本近期面临粮食短缺,因此,老特对日本提出质疑:既然你们连米都吃不到,为何还不进口我们美国的大米呢?
这下,日本真要哭晕了。
依据美国的数据,日本在去年购入了价值约3亿美元的大米,而在今年前四个月,其进口额更是超过了1亿美元。这种做法无疑显示出其态度的严谨与端正。
可日本政府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农民历来是日本选举中的主要支持群体,因此,日本政府设立了一项政策,即进口大米数量一旦超过77万吨,便需缴纳关税。从客观角度来说,这一规定并无不妥,若国内农业遭受冲击,日本政府将面临更加棘手的局面。
特朗普并不这么认为,他意图促使日本不征收关税,从而增加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此外,他的耐心似乎已经耗尽。原本,他设定的关税缓冲期限为90天,而现在距离7月9日的截止日期越来越近。特朗普明确表示,他不再打算延长这个缓冲期,甚至提议要提前对日本进口的汽车征收关税。
更为令人震惊的是,在完成对伊朗的轰炸之后,那位前总统竟然将此次军事行动与1945年对日本的“核武平定”事件相提并论。
就问,这让日本这个这铁杆盟友情何以堪?
人挪活
被老特一通捏之后,日本现在是外焦里嫩。
根据数据统计,日本至少有十分之一的企业受到了美国关税战的波及。进入5月,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仅为0.5%,这一增速远不及之前预期的平均数3.5%。尽管预计6月份增速可提升至0.3%,但7月份的增速又将下降至0.7%。
由此可见,再这么折腾下去,日本工业全年都该白玩了。
此外,根据6月30日发布的调查数据,日本民众对美国的信任感降至22%,创下了自2000年以来的新低。
孝子当到这份儿上,真是“可歌可泣”。
拜登对东亚的四年布局,特朗普仅用四个月便几乎全盘颠覆。想必,拜登此刻正藏匿于暗室之中,狂热地用大头针刺向特朗普的肖像。
日本政府其实并非愚钝之辈,断不会只依赖一棵树而陷入绝境,坐待灭亡。对他们而言,并未达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要能够深化与我国的经贸往来,眼前的困境还是有望渡过的。
最近结束的北约会议,石破茂表现得颇为狡猾,他竟然缺席了。此外,韩国以及澳大利亚的领导人同样没有出席。
当前形势分析,即便是影响力微乎其微的新西兰,"IP4"国家群体也普遍摒弃了以往对美国单方面倾斜的立场,转而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采取了一种摇摆不定的态度。
尽管这并非我国所期望的喜讯,却绝非负面消息。特朗普的这一系列举动,实际上削弱了拜登精心策划的“印太战略”以及“亚洲小北约”。这无疑将显著减轻我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压力。
不得不说,这无疑是一份由老特送来的“厚礼”。它不仅能助力我国稳固与日、韩、澳三国的合作关系,促进周边地区的经贸交流,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去美元化”趋势的加强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
而且,在老特的精心策划下,美国的软实力正以显著的速度持续下降,这种现象无疑将对未来全球政治格局带来深远且重大的影响。
自然,尽管日本目前表现得相当灵活,但这不过是因为形势所迫而作出的选择,对于这个国家,我们始终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