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宛如一个轮回,六月七月之际,高三学子们考完高考着手选择院校,同时大四生们完成毕业典礼,着手步入职场,而且,研究生们也在这时迎来了新旧交替的时刻。
随着研三的学长学姐们欢庆毕业,一批新晋的“准研究生”们也接到了各自的录取通知,然而在期盼已久的录取通知真正到手之际,却有不少学生感到了深深的失落。
这份正式的录取通知既是踏入校园的通行证,也是对学生过往辛勤付出的认可,以及对新身份的正式确认。尽管考研的激烈程度不及高考,但同学们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这难得的录取机遇。因此,在内心深处,他们依然期待着学校的认可与重视。
学生们展示“最敷衍的录取通知”,网友们纷纷留言安慰:竟然还有连纸张都不愿提供的呢。
准研究生在得知自己成功被录取之后,最期盼的时刻无疑是拿到录取通知书。通常情况下,拆开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能清晰地看到心仪院校的名字。然而,这位女同学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却惊讶不已,映入她眼帘的并非院校的名称,而是三明运动员的形象。
女同学们起初都感到困惑,她们报考的并非体育院校。仔细观察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封面是快递广告。换句话说,该校并未为录取通知书特别设计包装封面。这导致同学们一直期待的录取通知书,最终与普通文件无异,被快递包装包裹,心情也因此大受打击。
女同学将收到的录取通知公布于网络,抱怨称其为“最为草率的录取通知”,随即有网友忍不住打趣道:这份通知根本无法辨认是哪所学校的录取,让人误以为是一份三位运动员的签名集。本以为这已是敷衍之极,却未料到评论区中竟有更加敷衍的内容出现。
某些院校直接将高考用袋封装录取通知,而另一些则连外包装都省略,仅以一张素纸呈现,与那些精心包装、甚至附赠纪念品的录取通知书相比,拿到这种“草率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心情自然颇为复杂。
自然,最让人不满的并非仅仅是包装不够精致或是根本无包装,某所高校竟然直接向学生发送了电子版的录取通知,此举不仅遭到了学生的广泛吐槽,认为学校连一张纸都不愿提供,甚至让家长们误以为孩子是在造假。
家长普遍认为录取通知书的分量极其重大,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因此,不论出于何种考量,都不应向学生发放电子录取通知书。纸质通知书的可靠性无可置疑,而电子版虽然使用方便,却难以避免存在伪造和篡改的风险。
录取通知书不仅是一张纸,更是对学生的重视和期待
相较于本科录取通知书的精致设计,金箔烫印与精细雕刻,一些高等学府对于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制作态度似乎逐渐变得草率。或许从高校的立场来看,这并非学生生涯中的首份录取通知,然而即便不是首份,学生的付出与期盼同样宝贵,理应得到重视,而不应被轻视。
关于电子版的录取通知,其做法实属过分,即便学校出于环保和节约的考虑,也不应在此等关键事务上吝啬。况且,环保与草率敷衍本就风马牛不相及。学校完全有能力使用环保材料来制作录取通知,而非仅仅依赖电子版这一形式。
教育的温情不应因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有所降低,即便研究生年纪稍长、阅历更广,他们对于被认可与尊敬的心理需求并未随之减少。
录取通知书看似仅是一纸文件或一张纸片,实则蕴含着教育机构对学生评价的立场与期望。它不仅宣告着“你已被录取”,更深刻地传达出“你理应受到重视”的肯定。
一所真正以学生成长为核心的教育机构,会在各个阶段充分展现对学生权益的尊重,绝不会因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或出身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当一所高等学府乐意向每一位新入学的学子,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提供同等细致入微的录取确认服务,这种行为本身就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