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爷爷不泡茶”品牌面临了多起争议事件,这些问题涉及拼写错误、产品瑕疵以及食品安全隐患等多个方面。这些事件接连被曝光,进而引发了众多消费者强烈的负面情绪。
错别字引吐槽
7月17日,一位天津网友在小红书平台上发帖,对“爷爷不泡茶”连锁店中出现的错误用字表示了疑问。经过大望财讯的深入调查,确认该店所售饮品的标签说明卡上存在两处明显的错误:一是将“显像”一词误写成了“现象”,二是将“撕下”一词误写为了“私下”。此外,部分消费者受舒淇代言影响而尝试了该款奶茶,然而,他们对奶茶包装上的错别字、印刷不清晰以及饮品本身的味道表达了不满,并声明未来将不再消费此产品。
保温杯质量堪忧
在购买包含“不锈钢保温杯”的套餐后,消费者发现该保温杯在使用一到两天的时间内,热水就开始出现锈蚀现象。尽管产品外包装上明确标注了该保温杯符合食品接触材料的标准,并获得了316材质的认证,但实际情况是,许多保温杯在短短一两天内便出现了锈迹。直至消费者提供相关证据,该品牌方才发布召回公告,并宣称初步调查显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生产工艺。
缺斤少两遭质疑
黑猫投诉平台上出现举报信息,指出消费者花费17元购买奶茶,发现奶茶未开封时仅有半杯容量。杯子上半部分的图案不透亮,恰好遮挡了杯中缺失的体积。同时,社交媒体上也有众多网友分享相似经历,使用手电筒照射后,发现杯中剩余空间接近三分之一。这些消费者普遍认为,即便奶茶中包含奶泡,也不应出现如此异常的情况。
门店扩张压力大
据最新信息显示,“爷爷不泡茶”品牌计划在未来五个月内,其门店数量预计将新增2504家,甚至有可能突破这一数字。在如此快速的扩张趋势中,一些行业专家表示担忧,总部在为加盟商提供培训、实施监督以及确保标准化操作等方面,可能面临难以同步发展的挑战。
食安问题频发
2025年6月,有消费者在饮用“爷爷不泡茶”荔枝冰酿至三分之二时,遭遇了咬到不明物体的状况;检查结果显示,杯中竟然存在小蟑螂。进入7月,3日又有消费者在饮用至半杯时发现饮品中混有毛发等异物;对此,商家以消费者饮用时间超过两小时为借口,拒绝承担任何责任。
投诉量居高不下
黑猫投诉平台记录的“爷爷不泡茶”相关投诉已突破300起,这些投诉主要集中于员工服务态度差、饮品中发现塑料杂质以及标签时间被恶意修改等多个问题。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分析称,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其根本在于门店管理无序、执行标准不一致。
一系列挑战面前,“爷爷不泡茶”能否妥善解决,保障其持续进步?公众对于“爷爷不泡茶”所遇到的各种难题有何观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同时,不妨为本文点赞并予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