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养老金调整总体水平定为2%,从1月1日起执行,这一消息关乎众多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究竟此次调整会带来怎样的变化?我们一起来了解。
调整依据明确
养老金调整总体水平的确定并非随意而为,依据社会保险法,会参考社平工资与物价增长情况。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增长率达2.8%,私营单位为1.7%,2024年物价同比涨0.2%,2025年1至6月同比降0.1%,综合这些因素,才有了今年2%的平均涨幅。
调整办法延续
各省份依旧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大部分进行。这种调整方式已实行多年,旨在兼顾不同退休人员的情况,使养老金调整更加公平合理。
上海定额调整领先
上海市今年定额调整标准是50元,虽比上年度降11元,但预估仍是全国最高。这一调整对养老金低于2500元的人很有利,仅这部分就可能使养老金增加超2%。相比之下,北京定额调整18元,山东27.3元,天津31元。
挂钩调整有变化
挂钩调整分与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挂钩。在缴费年限挂钩上,上海今年每年增加0.5元,不足15年按15年算;养老金水平挂钩比例从去年1%降至今年0.53%。此次调整更注重向低养老金群体倾斜,上海定额调整比重明显提升。
高龄倾斜标准稳定
主要针对2024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以上老人,70至74周岁、75至79周岁和8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分别增加25元、35元和45元,和2024年标准相同。不过上海上年还有针对特定年龄段额外增加养老金的规定。
不同情况涨幅有别
以具体例子看,基本养老金5000元、缴费30年的,增加91.5元,涨幅1.83%;养老金2000元、缴费15年的,增加68.1元,涨幅约3.4%。此外,上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增加65元,最低达1555元。
此次养老金调整后,老人们的养老金购买力有了明显提升,生活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不知大家对这次养老金调整有何看法?不妨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也请点赞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