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忠县举办了2025巴渝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推介活动以及“乡游悠”AI平台的发布仪式。此次活动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以及忠县政府联合承办,围绕“春观花海、夏享清凉、秋摘果实、冬品农趣,览乡村风光、品地道风味、体验乡土风情、怀念故园情思”这一主题展开,全面展现了重庆市乡村休闲旅游业的最新发展成果。
启动现场(张发志 摄)
为消费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娱”闭环服务
在活动现场,我国推出了首个专门针对乡村休闲旅游全方位服务的智能平台——“乡游悠”。该平台覆盖乡村旅游的各个环节,将“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全面整合,向消费者提供了一站式、便捷的全方位出行解决方案。该平台精心挑选了众多巴渝地区的优质“土特产”,使得这份独特的山城风味得以长久留在人们的味蕾之中;同时,平台提供数字化的陪同游览服务,包括智能问答和行程规划等功能,让游客能够享受到别具一格的乡村之旅,有效解决了游客在“去哪里玩、如何游玩”等方面的困扰。据悉,该平台还计划建立市区乡三级联动机制,打造覆盖全市、领先全国、具有重庆特色识别度的“悠悠”IP系列,通过文化创意传递巴渝乡愁,将家乡的记忆紧密相连。
“乡游悠”数字地图(张发志 摄)
在活动期间,忠县、巴南、潼南、南川、奉节、武隆、秀山、巫山、酉阳等九个区县联合推出了多款“四季”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并带领游客实地探访了磨子乡土家风情、独珠江村民宿以及三峡橘海等众多优质景点。
打造乡村消费新场景推动农民增收
推动农业产业迈向更高水平、促进新兴产业的成长与新兴业态的形成、构建全新的乡村消费体验,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重庆近年来将依托农业基础,构建乡村休闲旅游的新模式,这不仅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任务。该举措已被纳入构建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整体规划中,积极借鉴“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从而有效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2024年,全市乡村休闲旅游领域迎来了2.83亿游客,经营收入达到了109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68%和8%。进入今年第一季度,接待游客量增至0.83亿人次,经营收入为299.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是3%和1.8%。
忠县独珠江村美丽如画(张发志 摄)
在打造乡村休闲旅游新风貌上,重庆在省级层面先行推出了适宜居住和创业的美丽乡村建设相关标准,并发布了全国首个《和美乡村宜居指数》的地方性标准,同时制作了首张包含近1000个农耕文化遗产点的乡村文化数字地图;凭借乡村的独特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成功打造了垫江牡丹花会、忠县磨子湖龙舟赛、丰都千年庙会等具有代表性的节庆品牌,并共同推动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攻坚,使得39个涉农区县基本达到了动态清零的目标。
忠县乡村休闲旅游以绿惠民
在乡村休闲旅游市场的开发上,重庆实施了“主场活动+专场活动+区县特色活动”的组合策略,并已成功举办七届农民丰收节。此外,还精心策划了消夏避暑节等季节性主题庆典,以及土家族的“赶年节”等传统节日活动,培育了潼南菜花节等一系列乡村节庆品牌。川渝两地携手共建,致力于打造美丽宜居的巴蜀乡村,并在广泸高速公路沿线重点打造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区域。
忠县致力于通过文化塑造旅游形象,旅游彰显文化特色,农业推动旅游发展,旅游振兴农业,促进农、文、旅的深度融合与高品质提升。该县精心打造了石宝寨、中国柑橘城、独珠江村等八处“忠州八景”,并成功打造了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马灌镇“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以及磨子土家族乡竹山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悠悠”IP家族之“忠悠悠”(张发志 摄)
全县共有38个镇、村、景点荣获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称号,同时,成功向外界推介了6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精品线路,并推出了一系列“乡村游”、“文体游”、“美食游”等特色旅游产品,从而开辟了一条充满绿色生机、以绿色资源惠及民众的特色发展道路。在2024年,该县乡村旅游领域迎来了842.68万的游客,实现了37.82亿元的综合收入,这两项数据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4.1%和28.18%。
重庆将迭代形成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一张图”
重庆市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重庆市正积极筹备编制一项为期十五年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规划。该规划着重于在主城区打造“时尚休闲”品牌,渝东北三峡库区将主打“高峡平湖”特色,而渝东南武陵山区则将展现“民族风情”魅力。同时,规划旨在优化“点线面”相结合的空间布局,构建“一区两群”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蓝图。通过这一规划,重庆市力图将各自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广泛发展的优势。(汪琴 符梦娴 吴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