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德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幼儿园举办了一堂别具一格的劳动实践课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小朋友们亲手调制了消暑的酸梅汤,整个过程从了解原料到共同品尝,让他们深入感受到了传统饮品所蕴含的魅力。
活动开始后,教师将乌梅、山楂、陈皮、甘草、冰糖等物料有序地陈列在桌面上,并通过实物展示以及生动的解说,指导学生们仔细观察这些材料的色泽、形态,感受它们的质感,嗅闻它们独有的香气,向学生们普及了每种物料的功能。学生们了解到,这些看似平凡的食材相互结合,便可以制作出消暑的佳品。
了解完所需材料后,清洗过程正式展开。小朋友们轻轻提起脚尖,围绕着洗手池,他们专注地将乌梅、山楂等食材投入水中,用小手轻轻揉捏,细致地冲洗每一个缝隙,确保不留下一丝杂质。随着材料在水中翻腾,孩子们脸上流露出兴奋和期盼的神情。
清洗完毕后,孩子们摇身一变,成了“小小药剂师”。他们依照配方,将材料逐一放入熬煮包中。尽管动作略显生疏,但每一步都做得异常专注,小心翼翼地称量、投放,还不时互相提醒,确保材料放置正确。熬煮包一旦放入锅中,随着炉火的翻滚,孩子们目光紧盯着锅,满怀期待地等待酸梅汤的诞生。很快,教室里弥漫着酸甜的香气,伴随着咕嘟咕嘟的冒泡声,大家的胃口都被勾了起来。
终于熬制完成了酸梅汤!待其冷却之后,孩子们纷纷将这酸梅汤倒入各自的杯子中,急切地与同伴和老师一同品尝。“这酸酸甜甜的味道,真是太美味了!”“这是我亲手制作的,比市面上买来的更加出色!”在品尝的过程中,他们欢快地交谈着,脸上的笑容比夏日的阳光还要明媚。
本次举办酸梅汤制作活动,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技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而且还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以及分享的价值。那杯微不足道的酸梅汤,蕴含着孩子们满满的成就感,同时也为这个炎热的夏日带来了一抹别具一格的甘甜。
(通讯员 沈佳琦 张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