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荷花的香气弥漫四周。在7月4日,一场名为“花开北京·2025北京荷花文化节”的活动在拥有丰富历史和迷人自然景色的颐和园隆重开幕。此次文化节以“花开北京·荷和美美”为核心主题,巧妙地将科技与文化创新相结合,不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和传承,而且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文化盛会。活动将持续至8月底,为北京夏日增添一抹绚丽色彩。
十四展区竞芳菲,新优品种璀璨登场
荷花,在中华文化中象征着纯洁、刚毅与美好,蕴含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民族情感。它经过时间的洗礼,以其在污泥中生长却不染污的高洁特性、内外挺拔的坚韧精神,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和高度评价。本次文化节联合了颐和园、国家植物园(南园)、北海公园等全市14个特色展区,共同呈现了约1700亩的荷塘美景。在这些展区中,集中展示了超过400个荷花品种,其中包括了中南海古莲、普兰店古莲、保定古莲等10个珍稀的古莲品种,以及20多个北京本土培育的新优品种。此外,还巧妙地搭配了150余种睡莲,以及王莲、芡实、萍蓬草、梭鱼草等多种水生植物。市民与游客在此漫步,可观赏到各式各样的荷花竞相绽放,领略荷花文化的独到魅力。
数字添彩荷韵浓,科技开启体验新篇
本次文化节巧妙融合了数字科技,为市民们呈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荷花观赏盛宴。特别推出了“VR云赏荷”这一平台,让市民无需踏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颐和园西堤藕花深处、国家植物园古莲池等美景的游览。与此同时,同步上线的“荷花赏鉴地图”更是亮点纷呈,它巧妙地连接了全市的荷花打卡点,通过扫码集章,市民们还能享受到文创市集的优惠折扣。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该穿越飞船以圆明园为背景,配备了720°全息胶囊屏幕、虚拟现实影像以及飞行体验特效等尖端技术,通过富有叙事性的手法,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象进行了深入还原,为荷文化注入了一层神秘且厚重的历史韵味。
快闪市集焕新彩,深度激发消费活力
全新推出“荷和美美”主题的快闪市集活动,于公园、商圈、花园驿站等地联动打造特色展销区域,借助“荷”主题快闪展销的联动布局,精心打造融合文化体验、科普展示和时尚消费的夏日荷花盛宴,持续点燃消费热情。推出“荷以消暑”饮品系列及特色甜品,包括荷花拿铁、美式特调等限量饮品,并配以宫廷风味的消暑甜品“甜碗子”,这不仅保留了宫廷饮食的细腻追求,更彰显了传统文化的清凉气息。“荷风雅物”文创区集中展示了荷花香薰、团扇、非遗手工艺品等精心制作的产品,使得传统文化变得触手可及。
文化活动“花样”纷呈,丰富夏日文化体验
全市16个行政区纷纷加入,众多公园、花卉市场以及园艺驿站等场所同步进行,举办了荷花摄影展、荷文化讲座、诗歌朗诵、园艺沙龙等多种活动,齐心协力打造了一场融合自然美景、文化内涵和生活乐趣于一体的荷花盛宴。尤其是将荷花文化的内涵与绿色生活的美学巧妙结合,设立了荷花插花工坊,并开展了亲子团扇制作、荷花插花、夏日盆景搭配等互动体验活动,还推出了“荷以解忧”园艺疗愈沙龙,用荷花的香气和夏日的韵律为市民带来了深度的沉浸式体验。在开幕式当天,文艺表演、荷花导赏以及园艺市集等环节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参与,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充分展现了北京这座花园城市的独特魅力。
十四大展区相关情况:
颐和园,古称清漪园,其中昆明湖的面积占据了整个园林的四分之三。昆明湖的荷花,自元明时期的西湖流传至今,享有“莲红坠雨”的美誉,被誉为“西湖十景”之一。现今,昆明湖上种植的水生植物面积已接近25万平方米,主要品种中包含了自清代延续至今的白洋淀红莲。西堤西侧的水域荷花生长得尤为旺盛,那里还特别设置了荷花渡船,游客们可以乘坐船只从南湖岛出发,沿着水路抵达西堤,深入藕花丛中,与众多水鸟意外相逢。耕织图景区的水村居前,湖面上的荷花、香蒲和水葱等水生植物散发出夏日特有的香气。水村居,作为颐和园内新兴的网红茶咖店,巧妙地将植物景观与古典建筑相结合。庭院中的木箱里种植着月季,将遮阳伞下的桌椅巧妙分隔。在荷花文化节期间,这里摆放着盆栽荷花和盆栽水稻。游客们可以在这荷香和稻花香中,品尝各式特色茶饮和现磨咖啡。其中,“空谷幽兰冷萃茶”更是当季的明星产品。今年夏日,此地将举行一场名为“莲红坠雨”的诗画盛宴。耕织图景区的延赏斋湖畔,荷花盛开之早尤为引人注目;今年,与花园城市建设相融合,湖岸旁种植了120多种花卉,打造出一处以“耕织春华秋实,织染湖光山色”为主题的中式花境,使得夏日的荷塘显得格外迷人。另外,谐趣园同样是夏季观赏荷花的绝佳之地。
国家植物园(南园)的赏花区域占地约4000平方米,主要分布在西门古莲池、广场以及水生和藤本植物区。西门古莲池以其独特的古莲植物著称,展示了本园收集的9种古莲品种,包括普兰店古莲、中南海古莲、开封古莲、章丘古莲、梁山古莲、北孙各庄古莲、太舟坞古莲、圆明园古莲和丹东古莲。在这些古莲中,普兰店古莲子的历史可追溯至1200多年前,当时它被埋藏在土壤中。古莲池南侧广场上陈列着各式盆栽古莲,同时还有多达16种不同品种的盆栽荷花,其中包括‘夏红’、‘中国红北京’、‘中山红台’等名品。水池位于水生与藤本植物区,里面种植了大约五十种荷花,均为体型较大的品种。此外,池内还布置了超过一百三十种各式各样的睡莲,以及王莲、芡实、萍蓬草等多种水生植物。在池子的东侧,一座康熙皇帝御书的碑石矗立,使得这片区域不仅文物古迹丰富,而且景观布局精致,花卉色彩斑斓,成为一处特色鲜明的赏荷胜地。
北海公园在荷花文化节期间举办了第二十九届荷花展览,展览地点包括南门、西门等主要门区,以及阐福寺、万佛楼遗址、琼华岛等小庭院景区,还有西岸、东岸沿线的区域。在这些地方,通过布置荷花、水生植物和当季花卉,营造出别具一格的花卉环境。本届荷花文化节以“百年风华盛,北海荷韵长”为主题,设有“湖莲展区”、“濠濮间展区”、“塘荷展区”以及“阐福寺展区”等四大展区。展览地面上,花卉布置覆盖了4500平方米,其中包括了春红、完素、卓越等超过50种不同品种的盆荷。水面上的荷莲观赏区域达到2万平方米,其中湖莲种植面积达8000平方米。在荷展期间,小海荷花竞相绽放,游客们可以乘坐摇橹船在花海中尽情畅游。荷展计划精心布置了超过两万盆各式花卉,其中不乏公园内重点展示的“一园一品”特色花卉——荷花,还有众多水生植物,共同呈现出荷花独有的迷人风姿。
圆明园遗址公园以“心归荷处”为主题,借助多稼如云景区内的荷花品种基地——这里汇聚了包括‘红千叶’、‘舞妃莲’在内的近200种荷花——以及长春园的海岳开襟水上观荷区——该区域设有两条航线——并与陆上的经典赏荷路线——从南门至三园交界处——相连接,将鉴碧亭、凤麟洲等睡莲观赏区串联起来,共同构筑了一个立体的赏荷空间。全新呈现“荷韵梅芳·御苑双姝”花卉展览,呈现我国顶尖水平的三角梅盆景以及圆明园中丰富的荷花种类,打造出一片清新宜人的池塘与一面热情洋溢的墙壁;特别设立“寻荷记”互动环节,游客于七个指定地点收集碎片,集齐后可解锁丰厚奖励;此外,还有荷花仙子巡游、舞剧《碧水风荷》、现场乐器表演以及歌手驻唱等多重沉浸式体验活动。科技板块借助《梦回圆明园》的宏大场景、720度穿越飞船以及时光巴士,生动再现了往昔的辉煌景象。同时,辅以《隐园茶屿》沿水而建的小茶寮、帐篷式咖啡屋、充满荷香的市集以及写生摄影比赛等活动,将生态美景、文化传承与数字互动体验完美融合。
紫竹院公园内,水道交错,竹林茂密,景色独特而雅致;南北两湖的荷花渡景区和筠石苑,以及翠池等地,种植了四十多种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总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在今年的荷花文化节期间,紫竹院公园将举行第三十二届竹荷文化季活动。以竹与荷的文化特色为核心,打造“一园一品”的亮点活动,通过精心布置的环境、丰富的文化展览、生动的科普讲座、多样的文化活动以及充满创意的文创市集,使市民和游客得以领略公园“竹影婆娑,荷花静谧”的独特韵味,为大众提供了一个避暑纳凉、赏竹观荷、品味文化的理想场所。
玉渊潭公园在荷花文化节期间,设有樱花小湖和万萍荷香景区两个荷花展览区域。其中,樱花小湖是品种最为丰富、景观最为迷人的地方,荷花种植面积高达8000平米,以白洋淀红莲和舞妃莲为主,辅以少量白莲和大紫玉,形成景观已有十余年历史。而在万萍荷香景区,种植的荷花以红莲为主,植株高大,盛花期时花朵繁多,色彩鲜艳。红莲在园中生长旺盛,数量也最为繁多,其花色粉红,满布于荷塘之上。漫步于樱花湖畔,人们可以驻足于水榭之中,观赏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鸟儿栖息于荷花之间;或者在木台稍作休息,眺望平静的湖面上塔影婆娑,荷花与柳树相互掩映。不仅如此,湖面上还点缀着芦苇、水葱、茭白、香蒲、睡莲、千屈菜等多种水生植物,共同营造出极好的观赏效果。
龙潭西湖公园以“荷韵龙潭,诗画西湖”为主题,精心布置了40余盆荷花和时令花卉,这些花卉在景观节点处争奇斗艳。公园巧妙地将湖中的荷花与展示区融为一体,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同时,利用北小湖的木栈道作为观赏平台,既方便了游客近距离观赏荷花,又让他们在欣赏荷花的同时,领略到园中荷花香气四溢的美好意境。借助北京树行途生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入园单位的资源,整合“乐享自然”、园艺驿站等主题活动,活动期间成功举办了荷花展览、“莲洁园林”主题的书画摄影展、荷花夜市以及科普互动等多种特色活动。同时,精心打造了“风吹天轮”、“栖霞聚鸟”、“南望雄尊”三个热门打卡点,并配备了详细的指引和效果图,以此提升活动的传播力和趣味性。
什刹海荷花市场以“中轴海畔,荷你相约”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的什刹海荷花节活动。市场内特设了荷花观赏区,汉白玉栏杆沿线布满了荷花,展示了小舞妃、红宝石和杏黄三个品种。游客们可以乘坐游船,近距离观赏并拍照留念,这样的安排大大提升了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此外,市民与游客在老吉堂、乙十六、吉六、悠航等店铺可品鉴精致的午后茶点,于懋隆、国文煊、什刹海文创等店铺寻觅创意商品、盖章收藏。活动期间,在街区的“自动开合荷花灯”与“大荷花”处留影打卡,并发布至小红书,即可获得“荷花主题荷包”一份,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莲花池公园以“莲池漾古韵·乐学启新章”为主题,园内设有超过三万平方米的观荷区域,这里汇聚了7000多盆精美的盆栽荷花,各种荷花品种和60余种睡莲争奇斗艳。公园精心布置了四组以荷文化为主题的花境,缸荷成为主要景观,巧妙地结合了宿根花卉、当季草花以及景观小品,打造出既生态又美观的独特景观,为游客呈现了全新的游览体验。本届莲花池荷花文化节亮点纷呈,其中包含四大特色:一是首次集中展示了公园自主研发的20个荷花新品种,此举填补了北京本土荷花育种的空白;二是与河北省多家公园联合举办荷花品种联展,促进了区域花卉资源的共享以及生态文化的共同发展;三是设立了保定古莲池珍稀古莲观赏区,其中800年历史的古莲今年首次盛开,在园内40平方米的观赏区内,首次向京城游客展示;四是本届文化节推出了系列自然教育活动,使得生态教育变得触手可及。
朝阳公园举办了荷花文化节,活动包括荷花展览和荷风雅集·夏韵清凉市集。展览分为水上自然展示区和精品荷花展示区。目前,公园湖区内种植的荷花面积大约有5公顷,主要以红莲为主,辅以睡莲、王莲等水生植物。水上自然展区重点展示了三个区域,分别是北湖展区、荷花湖展区和生态水溪展区。精品荷花展区坐落于月光水道与方舟湖南岸,陈列了大约1000盆精心挑选的盆栽荷花,其中包括‘红色诱惑’、‘新云锦’、‘天中红’等十余个品种。在此期间,还会举办名为“荷风雅集·夏韵清凉市集”的活动,活动内容涵盖荷韵美学市集、荷香美食长廊、荷趣文化剧场以及荷生自然教育四大板块。以荷花作为核心元素,将传统文化、手工艺艺术以及生态环保的理念相融合,精心打造了一个集观赏、娱乐、品鉴和学习于一体的夏日休闲市集。
红领巾公园位于“花园城市 美丽朝阳”示范区,其特色花品定位为荷花。荷花展区设在公园的湿地景观区,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种植了5000余株荷花,其中包括白洋淀红莲和睡莲等观赏品种。沿着古色古香的木色栈道漫步,两旁是茂密的芦苇丛和荷叶连天,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南方水乡风情的小镇。栈道迂回曲折,宛如一条“岁月之廊”,指引着游客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领略湿地风光、聆听湿地蛙声。以花卉为纽带,以园林为背景,以文化为灵魂,届时,市民朋友们可至红领巾公园赏荷,观赏诗歌朗诵及情景剧表演,并参与市集、荷花科普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荷香四溢,游人沉醉,碧波荡漾,清风徐来。在荷花节期间,奥森南园湿地以及清河导流渠区域,大片荷花争相怒放,水面种植面积达到2.5公顷。本次荷花节以“红莲”作为主题花卉,其形态端庄,气质典雅,色彩鲜艳却不失清新,花瓣层层叠叠,紧密相拥,彰显出一种内敛而尊贵的气质。“红莲”领衔,带领睡莲、芦苇、菖蒲等十余种水生植物集体登场,与叠水花台、沉水廊道等景观相得益彰,共同勾勒出奥森公园独特的“水墨画卷”。与此同时,奥森公园举办的“葵花展”也同步进行,精心培育的多品种葵花争奇斗艳,形成了“荷葵双景”的壮观景象。公园通过布置景观小品、设立拍照打卡点等多种方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荷葵美景,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观赏体验。
花乡公园,以“荷韵京华”为主题,汇聚了4000余盆各式荷花与睡莲。其中,既有花乡公园自主培育的20多种自育荷花,也有100多种盆栽睡莲,以及100多种芡实和水生鸢尾等特色水生植物。此外,公园还特别展示了梁山古莲、普兰店古莲、圆明园古莲等活体古莲的基因库,并与“荷塘月色”、“古莲荷影”主题花坛相结合,营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该活动将生态科普与公众参与相结合,于B区湿地打造了“湿地修复实验室”,现场展示荷花净化水体的生态作用;同时推出了“荷花小研究员”儿童种植项目以及“阳台荷花园”全民认养行动,免费派发自育荷花种子,并提供了荷叶茶制作、汉服游园会等丰富的沉浸式体验。
雁栖生态军神园艺场,坐落于北京市怀柔区北房镇安各庄村,占地42亩,致力于保护传统品种,弘扬荷花与睡莲的文化内涵。此外,该园艺场还致力于新品种的培育与稳定性检测。其主打产品包括荷花、睡莲、王莲等,以及北方地区常见的水生植物,年产量高达10万株。园中栽种了将近五十种睡莲,以及近百种荷花;荷花数量达两万株,包括藕芽,睡莲则有约一万株,包括根块,这些花卉品种繁多,色彩和形态各异,能够充分满足园林景观多样化的需求。
今夏,让我们相约京城,共赏荷香雅韵,体验一场千年古莲与现代创意的完美融合,共同见证这座花园城市的生态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