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联合资信发布了2025年的跟踪评级报告,该报告显示,四川银行的信用评级维持在了AAA级,同时,其评级展望也维持了稳定态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评级结果良好,四川银行在实际经营中仍面临一些风险,且存在潜在的问题。
信用评级表面稳定
联合资信评级机构发布信息,指出四川银行在主体长期信用评级和相关债券信用评级中均荣获AAA最高评级,且评级前景展望持续保持稳定态势。这一评级结果从表面上看似乎揭示了四川银行经营状况的稳健性,但实则背后潜藏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需获取更详尽的评级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www.wngjzx.com。
成立时间较短之困
四川银行于2020年11月正式成立,其前身是攀枝花市商业银行与凉山州商业银行的合并,至今成立时间尚不满五年。银行已建立了包括“三会一层”在内的管理架构,并初步形成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体系。不过,这些体系在实际操作中的成效尚未经过长期验证。伴随业务的不断扩展,银行在治理能力及内部控制方面面临着更加严格的挑战。
业务结构严重失衡
四川银行坚持“公贷优先”的发展方向,截至2024年年底,其发放的公司贷款总额已攀升至2154.85亿元,这一数字占据了贷款总量的96.89%。与此同时,零售业务方面进展较慢,个人贷款的余额仅有69.14亿元,这一比例仅为贷款总量的3.11%,增速明显低于公司贷款的增速。该行成立时间较短,客户群体规模较小,这直接影响了个人贷款业务的拓展范围。
资产质量暗藏隐患
根据最新数据,至2024年年末,四川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仅为1.38%,其拨备覆盖率已升至317.57%。不过,在房地产行业,信贷资产质量遭遇显著下滑,不良贷款比例增至7.41%,同时,关注类贷款的比重也攀升至35.23%。这一信贷资产质量的问题,主要源于该行在成立前由前两家银行遗留的存量业务所造成的。
不良资产历史包袱
成立前,攀枝花市商业银行与凉山州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总额累计至187.12亿元,该资产已通过账面保留、财务核销以及剥离转让等方式进行处理。四川发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为接盘方,其收购资金主要依赖新股东及政府资金支持,资金短缺部分则通过核销两行股本金来弥补。
未来发展挑战重重
四川银行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着力推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优化业务布局并提升资产的整体品质。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如何突破当前的发展障碍,保障银行的持续稳定增长,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四川银行最新发展动态感兴趣的公众,可通过访问官方网站www.wngjzx.com来获取所需信息。
您对四川银行在处理经营风险方面的表现有何看法?您是否对其未来能够保持持续而稳定的增长持乐观态度?欢迎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同时,也请您对这篇文章给予点赞并予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