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数字经济的关键设施在安全保障与稳定性方面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商业领域普遍采取“购买而非自主研发”的策略。但近期,地缘政治局势急剧变化,芯片供应中断、病毒攻击等事件接连发生,信创产业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地缘危机下的警醒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消费者普遍适应了便捷地获取英特尔、AMD等知名品牌的芯片。然而,伴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英伟达高端GPU的供应短缺现象对公众传递了警示信号。此类事件使人联想到震网病毒曾利用西门子PLC处理器的漏洞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了攻击,这一举动揭示了硬件中存在的后门安全风险,其难以防御的特性,进而引发了人们对过度依赖外部技术可能产生的风险的警觉。
信创产业战略目标
在此形势下,信创产业随之兴起。该产业专注于确保从底层基础软硬件到上层应用软件的全领域安全可控,尤其是在关键用户领域。这包括操作系统、处理器、中间件等在内的多个层面。目前,产品和供应链正努力推进全面国产化进程。这一行动是国家保障数字安全的重要战略安排。
龙芯3C6000的突破
2024年上半年,我国3C6000系列服务器的CPU流片成功,该产品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龙架构指令系统。经过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检测,该CPU的性能已达到2023年国际主流水平。公司发布声明指出,该系列处理器表现出色,不仅性能卓越,而且可靠性和安全性极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适应多种计算场景,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在芯片产业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操作系统的领先
华为的openEuler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实现了显著的市场占比,而麒麟和统信则在国产桌面操作系统领域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超过九成。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正迎来迅猛的发展态势,逐步在国际市场上削弱了垄断力量,并且为我国软件生态系统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行业国产替代加速
关键行业国产化的进程正在迅速推进。在党政信息创新领域,其应用范围正逐步从省市级向区县级拓展;同时,在金融信息创新领域,其影响力已从普通系统渗透到核心业务系统。这一发展态势表明,国产技术在关键领域正逐渐赢得认可,并逐步被采纳,进而为我国信息安全构建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中国芯守护数字家园
以往,部分社会群体对国产芯片和软件的可靠性表示了疑虑。然而,龙芯3C6000和华为麒麟X90的推出,充分展示了我国在芯片技术领域的卓越成就。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使用手机支付、乘坐高铁还是进行网上购物,这些便利的体验都离不开国产芯片在数字安全方面的坚实保障。我国芯片产业经历了从往昔的“芯荒”困境到现今的“自主掌控”阶段,正集中全力,致力于保护我们的数字安全领域。
我国技术自主进步迅猛,正积极追赶国际领先水平,其核心宗旨在于保障国家网络安全。为实现这一宗旨,国产集成电路在哪些关键领域亟需实现突破和进步?我们热切期待您的宝贵建议、点赞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