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清晨,越南广宁省市场管理局第一大队对芒街市同心贸易股份公司厂区内的某仓库进行了突击检查,揭示出一条由我国商人“阿滨”主导的跨国走私团伙。该案共查获违规商品47,127件,其中包括走私化妆品16,166件。这些商品的价值高达12.45亿越南盾,折合人民币约为36万元。此外,自今年2月以来,整个走私链条的进货总金额已经达到了令人震惊的1.2亿元人民币。
当局在仓库清点走私货物
研究发现,该走私团伙以已故越南商人杜文光(Do Van Q.)的仓储设施为枢纽,借助多个TikTok账号接收源自中国1688.com(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批发网站)的订单,随后通过越南国内的物流体系进行配送。这种“TikTok订单处理+中国商品采购”的模式,构筑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该仓库所使用的管理系统纯用中文编写,并未与越南本土的电商平台实现连接,从而形成了所谓的“数据孤岛”。这一现象导致越南的执法机构在追踪交易记录时面临了极大的困难。
该案暴露了跨境电商的四大监管漏洞:
商品来源难以追踪其合法性:这些商品系通过我国电商平台购得,然而并未完成相应的正规进出口手续。
跨境交易中的资金流动缺乏有效监管,导致资金往往通过非正规途径进行转移,这使得追踪资金的真正操作者变得十分困难。
物流监管存在漏洞:仓库仅承担打印物流标识的任务,不涉及具体交易过程,且有意规避税务的审核。
知识产权方面存在风险,众多商品涉嫌仿冒或未经授权进行销售,这可能导致法律诉讼的发生。
实际上,此类事件并非个例。在2025年5月15日至6月15日的短短一个月内,广宁省便查处了176起性质相似的案件,涉案金额高达69亿越南盾,折合人民币约190万元。近期,越南政府正强化对非法转运及贸易欺诈行为的打击,尤其是针对中国商品。进入7月初,越南工商部出台了新的规定,强调对原产地欺诈行为的严格审查,并着重打击那些通过越南中转至美国的中国商品。
对中国商人的警示:
此案例向中越跨境电商从业者发出了警示。在享受市场带来的利益之际,他们务必严格遵循两国法律法规。若不遵守,他们不仅可能遭受巨额罚款,还可能因走私、逃税等违法行为而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我们建议有意在越南进行贸易的中国商人提前咨询专业律师,构建合法合规的供应链,以规避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