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财政部共同发布了《关于2025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该《通知》指出,本年度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在总体框架上保持不变,依旧实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以及倾斜调整”的机制。不过,相较于去年,今年的调整幅度有所下降,从3%降至2%,降幅较为显著。7月底之前,养老金的调整和补发工作必须完成,这预示着,上海市即将在不久的将来发布本年度的养老金调整计划。
尽管上海市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政策尚未对外公布,然而根据对去年调整方案的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到在四个基础调整要素中,政策已经倾向于向养老金数额较少的退休群体倾斜。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去年上海市养老金调整方案中四者的分配关系:
去年,上海市的定额调整金额为61元,而与工龄挂钩的每年增长额度为1元,养老金的调整则与标准挂钩,增幅为1%。
观察定额调整与养老金挂钩调整的情况,定额调整部分提升了61元,这意味着养老金水平需提升至6100元才能实现61元的增长;与此同时,上海市2024年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约为5500元,通过这一对比,显而易见定额调整的幅度更大。
再者,观察定额调整与工龄挂钩调整,定额调整的金额提升了61元,这意味着工龄需累积至60年才能享受,然而工龄最长通常不超过43年,因此,相较于工龄挂钩调整,定额调整的幅度明显更大。
观察定额调整与高龄倾斜的对比数据,可以发现,针对70岁至95岁的人群,高龄倾斜的平均增幅仅为39元,这一数字明显低于定额调整的61元,这充分表明定额调整的基准值显著高于高龄倾斜的基准值。
综合以上分析,在去年上海市养老金的调整方案中,定额调整的数额显著超过了工龄挂钩、高龄倾斜以及养老金标准挂钩的数额。由此可见,在这四项调整中,定额调整所增加的养老金无疑是数量最多的。换言之,上海市2024年的养老金调整政策对养老金水平较低的退休人员有所倾斜。
以平均增额为基准进行排序,这四项措施依次为:定额调整优先,其次是养老金挂钩,然后是高龄倾斜,最后是工龄挂钩。
去年上海市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明显偏向于实施定额调整以及与养老金水平挂钩的调整措施,其中定额调整的幅度尤为显著。
今年,中央政府已明确表示,养老金的调整应特别关注养老金水平较低的人群,并将涨幅下调至2%。鉴于此,作者认为,在整体涨幅大幅减少且调整的框架结构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上海市可能会采取不同方式降低养老金与挂钩和工龄挂钩的比例,以适当地提升定额调整和高龄倾斜部分的养老金占比。此外,上海市还可能在高龄倾斜和定额调整的调整方案中,新增针对养老金水平较低的退休人员的倾斜措施(例如,若以4000元养老金为基准,低于此标准的定额调整将增加60元,高于此标准的增加50元;低于此标准的高龄倾斜将依次增加25元、35元、45元,高于此标准的依次增加15元、25元、35元),从而实现对养老金水平较低退休人员的重点照顾。
换言之,上海市在今年的养老金调整中,挂钩比例及工龄挂钩的基准可能都会有所降低,与此同时,对于养老金水平较低的退休人员,他们在定额调整以及高龄补贴方面的增幅,相较于其他退休人员,或许会有所提升。
概括而言,这一策略主要是通过实施“降低、提升、增加”的双重举措,以实现对关键目标的倾斜支持。
据此推测,上海市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预计将按照定额调整、高龄倾斜、工龄挂钩以及养老金挂钩的顺序增加养老金金额,其中定额调整和高龄倾斜部分的养老金增加幅度预计会更大,尤其是对于养老金水平较低的退休人员来说,他们很可能是今年养老金调整中获益最多的群体。
当然,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