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吕惠 宋蒙
连续三天,老人的肩背部疼痛不止,谁料竟是因为急性心梗的突然发作。由于延误了检查,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心肌大面积受损,错过了实施手术的最佳时期。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专家团队迅速行动,紧急开展了手术,成功疏通了堵塞的血管,为老人挽留了一线生机。7月9日,专家们提醒,对于不典型的心梗,我们更应该提高警惕。
李蓓主任为急诊患者做检查
肩背痛硬扛三天才就医
樊爹爹现年65岁,居住在武汉。6月30日的凌晨一点,正在沉睡的樊爹爹被左肩和左背突如其来的剧痛惊醒。起初,他以为这是肩周炎的发作,觉得问题并不严重,于是决定在家自行忍受了三天。然而,到了7月3日,樊爹爹开始感到胸痛、呼吸困难,甚至无法平躺,这才前往附近的医院求医。结果,他被确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同时还伴有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紧急处理后,樊爹爹被120转至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急诊科。
令人痛心的是,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时间过长,造成了心肌坏死面积巨大,樊爹爹已经失去了进行手术的最佳时机。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急诊科的副主任李蓓指出,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的12小时内,是进行急诊手术的最佳时机。若每拖延一小时,心肌梗塞的范围就会持续增大。超过24小时后,坏死的心肌面积将增大且无法逆转,极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包括急性心力衰竭、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可能引发心跳骤停或猝死。
樊爹爹此时遭遇了急性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医院心内科的专家团队迅速展开救援行动,经过快速评估,他们果断决定实施急诊手术。为了保障手术过程的安全性,整个手术过程中配备了IABP等高级生命支持设备进行辅助。
熊岗主任(右)为患者实施手术
手术过程中,心内科的熊岗主任迅速在狭窄的血管部位置入支架,打通了被阻塞的血管,成功地将他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术后仅仅第三天,樊爹爹便拆除了IABP,到了第五天,他就已经转入了普通病房。
李蓓主任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她认为若是樊爹爹在肩背疼痛初期便予以关注,并在两个小时内迅速就医开通血管,那么有望拯救更多的受损心肌,从而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只有心脏不舒服才是心梗?
不!这些可能是心梗的信号
李蓓指出,冠心病患者在急性心梗发作时极为危险,生命岌岌可危。但鲜为人知的是,部分心梗患者并未出现胸痛、胸闷、出汗、恶心等典型症状。他们可能只是经历胃痛、牙痛、咽喉痛、关节痛、肩背痛、上腹痛等看似与心梗无关的症状,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甚至导致误诊。
心前区疼痛
心前区突然出现压迫性疼痛,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且未得到缓解,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恶心感以及窒息或即将死亡的感觉。
胸骨后疼痛
胸部感觉有压迫,仿佛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心口,这种不适感有时会蔓延至肩膀和前臂,并可能伴随有冷汗和头晕等症状。
上腹痛
某些消化系统的不适症状,包括持续加剧的腹部疼痛、腹部膨胀感、恶心以及呕吐等现象,尤其在活动量提升的情况下,这些症状会频繁出现。
牙痛、下颌痛
劳累过度导致牙齿疼痛,或是情绪激动后牙齿不适加剧,这些情况都可能是心梗即将发生的信号。
左肩、左腋下痛
左肩、左手臂内侧出现钝痛,可能放射到小指和无名指。
后背痛
经常是今日感到背部不适,翌日却转为下巴疼痛;亦或是今日疼痛难忍,转天却又恢复了正常。
嗓子痛、脖子痛
咽喉堵塞感、颈部紧缩感,伴有呼吸不畅、大汗淋漓等症状。
头痛
心肌梗死有时会首先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肢体无力,甚至可能出现突然的意识丧失和抽搐,这些症状与中风相似,尤其在老年人中较为多见。
无痛心梗
这类心梗症状常见于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其特征包括上腹部不适、心悸以及憋气等症状,且此类心梗对心肌的损害程度通常更为严重。
心梗的发生并非毫无征兆,它往往遵循一定的规律,并留下线索。李蓓提醒大家,切勿轻视这些疼痛信号。若在身体无炎症的情况下,喉咙突然疼痛,并伴随心慌、胸闷、气促、出汗等症状,尤其是那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更应提高警惕,切不可存有侥幸心理而强行忍受。
此刻,务必铭记两个关键数字“120”:首先,应立即拨打120求助,由专业医疗人员将患者送往医院,切不可擅自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自驾前往;其次,务必在120分钟内抵达医院,血管尽早开通,救治成功的几率便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