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芳华》已追至第12集,众多观众纷纷表达出弃剧的意愿,而他们放弃观看的共同原因也颇为一致:牡丹对男主角蒋扬长胸口的刺杀行为,同样触及了观众的情感。
那把刀笔直地刺入蒋扬的胸膛,而男主角却仿佛置身于他人之身,面无表情地与女主角交谈了许久,这情景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没看过剧也被这张剧图给逗笑了,真把看剧的观众当弱智吗?
《国色芳华》首播时,观众纷纷被“李现杨紫组合”这一热门CP吸引。剧中女性角色的刻画颇具特色,姐妹间的深厚情感更是感人至深,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男女主角的互动甜蜜温馨,两人的演技依旧出色,服装、道具和化妆等方面也表现不俗,尤其是剧中唐妆的华丽,使得该剧播出后热度与口碑双丰收。
一年之后,《国色芳华》的续篇《锦绣芳华》与观众见面,众人对这部作品的续作抱有极高的期待,期待它能带来更多的惊喜。然而,在观看了几集之后,大家发现节奏确实加快了,但内容却像短剧一般,剧情反复出现反转,套路化的情节让人感到厌倦,甚至产生了弃剧的念头。
秉持着不舍得丢弃的心情,尽管已经观看到第十二集,剧情却似乎越发偏离了正轨。吴伯有意激怒牡丹,蒋扬长则趁机说出一些挑拨的话语来激怒她,结果牡丹完全不顾一切,拿起刀子刺向吴伯,而蒋扬长则挺身而出,替吴伯挡下了这一刀。
蒋扬长为吴伯挡下刀刃,这行为源于他母亲的临终遗愿,她希望他能善待吴伯。吴伯曾是他的监护人,而蒋扬长本身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因此他替吴伯挡刀的行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吴伯对悔改毫无感知,甚至质问“为何我家破人亡而她却能安好?”若吴伯能道出缘由,这矛盾便不会显得如此尖锐。
蒋扬长评价吴伯是个值得同情的人,他劝说牡丹放过吴伯,并表示冤冤相报何时能休。若非蒋扬长说出这些话,恐怕他的形象就不会显得如此神圣。
“母亲仇人即所爱敬重之人”的剧情,有点审美疲劳了。
六郎的簪子引发的误会实属不愉快,这种纠葛若不及时解开,便会陷入僵局。在第一部中,剧情并未借助此类无谓的误会来推进。
在剧中,吴伯与六郎的分离,是一种精心设计的、为推动剧情进展而人为制造的情感冲突。
如果单纯为了反转而非得植入这种狗血的剧情,很败坏好感。
观众渴望目睹女性角色间的深厚情谊,期待她们并肩作战,共同对抗邪恶势力,而非通过制造内部纷争来渲染她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即便因外界因素导致她们分离,观众也能接受这种虐心情节,但对于吴伯和六郎这样的误会,显得过于幼稚,且过于消耗情感。
是剧情不够了,强塞硬拉一些剧情来凑吗?
为了解决矛盾而制造冲突,本意是推动男女主角的感情发展,然而现在许多电视剧却过度依赖误会,双方都不愿沟通,彼此猜疑,显得犹豫不决,拖延时间,一个简单的误会就能占据几集的剧情,这就是电视剧注水现象的由来。
过去,电视剧的篇幅通常较短,大约只有二十多集就能结束,比如《上错花轿嫁对郎》,这20集的内容足以涵盖宅斗、战争、宫廷斗争等元素,并且能够将六对情侣刻画得栩栩如生,性格鲜明。而如今,一部电视剧中仅宅斗部分就需要30集才能讲清楚,这也难怪观众会感到疲惫。
《锦绣芳华》在剧情方面,尽管存在诸多矛盾使得观看体验略显不畅,但其服饰、道具、化妆以及布景设计均将中式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两位主演的演技也颇受好评。
只盼两位主演能够珍惜自己的声誉,在挑选剧本时,下次能挑选出情节精彩的剧本,还有,现在的编剧,难道真的没有故事可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