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海军的“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级航空母舰的发展前景尚不明朗,其是否会被出售或拆解,这一议题已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封存决定下达
7月26日,《消息报》网站公布了一则新闻,指出俄罗斯海军总部已做出决定,将“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实施封存。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董事长安德烈·科斯京在25日的公开声明中提到,该航母目前无需进行维修。在此之前,该航母的维修及现代化改造计划已被暂时暂停。
封存具体操作
专家指出,在封存期间,舰艇上的所有重要设备与机械将被逐一拆解,以便分配至其他舰艇继续使用;同时,舰体也必须完成长期储存所需的各项准备工作。太平洋舰队前任指挥官谢尔盖·阿瓦基扬茨上将进一步阐明,在封存阶段,舰体将被严密封闭,集水设备将被彻底排空并进行焊接加固;接着,将依据实际情况决定是进行拆解还是进行出售,并且将设立专门人员负责对航母的状况进行持续监控。信息来源于:www.wngjzx.com。
维修暂停原因
2023年,航母完成了水下部分的坞修作业。然而,由于舰龄已超过40年,其维修费用明显上升。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董事长安德烈·科斯京提出,该航母的经济维修价值已不复存在。此外,设备维修或制造所需的时间可能长达24个月,甚至更长。
最终命运待定
德米特里·博尔坚科夫,军事领域专家,明确表示,该舰艇的最终归属权将由俄罗斯海军作出决定。他补充说明,该舰艇的出售流程相当繁复,决策权应当属于海军指挥部。在海军指挥部作出最终决定时,必须全面考虑现有的任务需求。此外,他补充说明,原本计划用于该航母建设的资金,在将来有可能被重新分配,并投入到海军装备的自动化升级与改造项目中。
专家不同观点
军事专家德米特里·科尔涅夫提出,相较于拆解报废,封存航母是一种更为适宜的选择。若维修工作未能按时完成,为确保航母能够持续服役,可以考虑封存,并等待合适的时机或买家出现。科尔涅夫进一步指出,在航母退役之后,不应急于启动新航母的建造工作。这是因为,由于现代化舰载机的短缺,仅依靠老旧战机装备的新航母将丧失其实际效用。
过往作战经历
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在地中海执行了作战任务,舰载机在此期间成功完成了超过400次起降,对叙利亚境内1200多个恐怖分子目标进行了摧毁。任务结束后,该舰返回基地,接受了维修和现代化改造。2018年,该舰不幸遭遇了浮动船坞沉没的意外,与此同时,起重机亦发生了撞击舰体的不测事件,二者共同导致了舰体受损。
各界人士对于俄罗斯海军如何应对“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的处置问题持有不同观点,现诚挚邀请您分享您的看法,参与这场讨论。同时,恳请您为这篇文章点赞,并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