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日至7日
是第8个安全生产法宣传周
[id_598030736]
关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是安全生产法规定的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一项重要职责
瞒报、谎报、迟报事故
[id_705025437]
并导致事故报告难以及时、准确形成
以下反面案例,引以为戒!
↓↓↓
01
伪造现场、谎报事故
责令事发煤矿停产整顿
2024年5月28日,当日下午7点40分矿山瞒报事故举报者信息泄露,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的云丰联营煤矿有限公司旗下云丰联营煤矿不幸遭遇了顶板事故,导致一名矿工不幸遇难。
事故发生之后,矿方对现场进行了篡改,并虚构了事故的相关信息,声称该起事故发生在2024年5月28日的晚上9点45分,起因是一名工人在地下巷道内操作矿车时,由于手拉葫芦意外脱落,导致其被砸伤并最终不幸身亡。
事故调查结果显示,该矿的总经理、矿长以及安全副矿长均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建议对盐津县云丰联营煤矿有限公司实施560万元的罚款,并暂由发证机关扣押其安全生产许可证;此外,盐津县人民政府已下令要求云丰联营煤矿暂停生产并进行整顿。
()
02
7死7伤,蓄意瞒报
并查实多起瞒报事故
2023年6月27日,辽宁阜新弘霖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遭遇了一次严重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该事故导致7人不幸遇难,另有7人受伤。
事故爆发后,弘霖煤矿未遵循规定进行报告,而是有意识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封闭事故现场、抹去监控录像和人员位置监测数据、销毁相关资料、向遇难者家属支付高额赔偿金、委托医疗机构出具虚假的死亡医学证明、跨省转移遗体进行火化以及串通他人隐瞒事故真相。除此之外,调查报告显示,到2023年7月31日为止,核实发现该煤矿还有三起事故被隐瞒,这些事故共导致七人遇难,一人受伤。
事故调查小组提出,应对弘霖煤矿处以1815万元的罚款。一旦其他隐瞒的事故被核实,将依照法律法规继续进行相应的处罚。
()
03
“事情不大,就没报”
迟报事故,被罚70万元
2023年2月19日的凌晨三点四十左右,位于山东济南的一家化工公司的班长温某以及维修工刘某着手对30号蒸馏釜的底部进行排放残留液的操作。不幸的是,存放残留液的桶子突然破裂,桶内的液体喷洒到了他们身上。大约在四点半,周围的工友们将他们搀扶至车间主任孙某的面包车,孙某随即驾驶车辆将他们送往了医院。刘某某经过全力抢救,最终于2月19日下午3点17分被确认离世;而温某某在医院接受治疗后,被判定为轻伤,并于3月21日成功恢复健康,得以出院。
事故一旦发生,现场工作人员便迅速告知了车间主任孙某某。孙某某在2月19日的早上8点左右,将情况上报给了主要负责人李某某。李某某评估后认为,两名工人受伤程度不重,事件影响不大,因此未作进一步报告。然而,在刘某某被宣告死亡之后,李某某于2月19日的下午3时50分,向济南市济阳区应急管理局正式上报了整个事故的情况。
事故发生之后,李某某未能按照规定期限向应急管理部门提交事故相关信息的报告,其行为构成了事故迟报。济南市济阳区应急管理局据此对李某某实施了行政处罚,决定对其上一年度的收入处以60%的罚款。与此同时,该局还对事故发生的企业——济南某化工有限公司,实施了行政处罚,对其罚款金额定为70万元。
企业不得瞒报、谎报、迟报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二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八十三条
一旦生产经营单位遭遇生产安全事故,现场的相关人员必须迅速向单位领导进行汇报。
单位领导在收到事故通报后,必须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协调救援行动,努力遏制事故蔓延,降低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害。同时,他们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向当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管的机构提交真实的事故报告,严禁隐瞒、虚报或延迟上报,更不得有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销毁相关证据的行为。
瞒报、谎报、迟报事故
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九十九条,若生产经营单位出现以下行为之一,将受到责令限期改正的处罚,并处以不超过五万元的罚款;若逾期未进行改正,罚款将升至五万元以上至二十万元以下,同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处以一万元以上至二万元以下的罚款;若情节严重,还将面临责令停产停业的整顿措施;若构成犯罪,则将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四)擅自停用或损毁与生产安全直接相关的监控、报警、防护和救生设备设施,或者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篡改、隐瞒、销毁的。
……
第一百一十条 规定,若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未能及时组织救援,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过程中擅自离职或隐匿,将受到降级或撤职的处分。同时,应急管理部门将对责任人处以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罚款;对于逃匿者,将予以十五日以下的拘留;若行为构成犯罪,则将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若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延迟报告,将依照前述条款的规定接受相应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一旦安全事故发生矿山瞒报事故举报者信息泄露,若负有报告责任的人员未履行报告义务或故意提供虚假事故信息,导致事故救援延误,若情节较为严重,将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情节极其严重,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至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如发现瞒报、谎报、迟报事故
请第一时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