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浙江慈溪市卫生健康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名为《高考落幕,是时候鼓励大家投身医学领域了!》的文章。文中提到,医学生的大学生活并非轻松,他们怀揣着炽热的信念。在挽救一个家庭于危难之际,你会意识到,学习医学早已超越了书本知识的范畴。你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对生命之重的一份深沉敬畏。
该文中提到,医学生啊,一本本医学教材立志将你塑造成学识渊博的才子;而你所谓的社交伙伴,实则是在实验课中扮演大体老师的角色;考试月让你重新体验高考的紧张,挑战自我极限,关乎生死的医学专业,看似没有重点,实则每个细节都至关重要;你或许还需应对病患的疑问与不满……然而,这座医学的殿堂,足以让你肩负重任,勇往直前!确实,我们衷心地向您表达感激之情,您所经历的熬夜、付出的辛勤汗水、以及那些让您痛哭流涕的知识积累,都将转化为您最强大的“利器”,助您成为一位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的勇士。诚然,医学生,我们打破了您对轻松大学生活的憧憬,然而,我们仍要感谢您,因为您的努力使得守护人类健康的堡垒得以坚不可摧。
澎湃新闻报道,2013年,慈溪市发布《关于加强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若干意见》文件,规定自当年起,对于被“985”、“211”工程院校录取的前50名医学类紧缺专业的慈溪籍学生,政府将提供每人每年2万元的助学金;而对于其他被“985”、“211”工程院校及其他院校第一批次录取的前100名医学类专业慈溪籍学生,每人每年也将获得1.5万元的助学金支持。
《慈溪日报》的相关报道指出,卫生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在国内各省份、城市和地区普遍存在。慈溪市同样面临着卫生人才短缺的困境,且这一缺口正逐年扩大。此外,由于慈溪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同时报考医学院校的学生数量减少,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该市卫生技术人才的短缺问题呈现出持续加剧的趋势。人才短缺、引进不易已成为阻碍当地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的关键障碍,而慈溪市制定该政策的初衷,正是为了努力破解这一进退两难的困境。
2024年6月,慈溪市卫生健康局在回应人大代表《关于增强乡镇医疗机构支持力度的提案》时指出,该局充分利用市政府的“医学奖学金”政策优势,每年与高考成绩超过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标准、从事医学类紧缺专业的慈溪籍学生签订协议,共计100名。在这些学生中,临床医学专业有65人,儿科学、医学影像学、眼科学、精神医学和麻醉学各占5人,预防医学专业则有10人。对于与医学助学协议达成共识的高中毕业生,市财政将依据学制年限,以每人每年15000元的额度,通过政府助学途径提供资助;具体发放方式为:40%的款项在毕业生返回慈城并签订劳动合同后一次性支付,剩余的60%则将在其工作后的五年内,每年平均分批发放。政策引导之下,激励慈溪本土应届高中毕业生投身医学类专业的学习,并在学业有成后返回慈溪就业,以此充实包括乡镇卫生院在内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它们补充那些急需的紧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