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晚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成功举办了一场线上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稳定币与国际金融大变局”。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前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是邹传伟,他在研讨会上指出,美元稳定币正在以数字形态重塑全球货币格局,需要从技术属性、市场影响以及监管应对等多个维度正视其挑战。
邹传伟用数据表明美元稳定币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当前稳定币市值接近2600亿美元,稳定币交易量在加密资产交易量中占比97%,其中99%的稳定币与美元挂钩,99%以上的稳定币交易量源自加密资产交易。他强调,稳定币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代币化”支付工具,它借助区块链来实现点对点跨境交易,其运行依赖1:1发行规则、1:1赎回规则以及储备资产管理,然而,稳定币大规模发行、储备资产大比例投资美国国债与用户可灵活赎回这三者之间存在“不可能三角”,并且稳定币可能面临的挤兑风险与货币市场基金相似。
邹传伟指出,加密资产本质上属于投机性资产,要是把加密资产市场比作赌场,美元稳定币在其中发挥着赌场筹码的作用,加密资产价格目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美国货币政策以及美国监管政策。
他发出警示,美元稳定币正在推动全球范围内数字形式的美元化。当下,有上亿非美国用户持有美元稳定币,美国人口为3.4亿。超过70%的美元稳定币发行量基于离岸美元,这在客观上强化了美元霸权,还侵蚀了他国货币主权。美国对稳定币采取“先放任后监管”的策略,商业机构站在台前,通过美元稳定币推进美元化,待规模成型后强化合规框架,这一逻辑需高度警惕。
对中国来说,境内有美元稳定币流通以及资本外逃的风险,区块链技术具备的匿名性和跨境支付便利性,给现有的外汇管理与反洗钱体系造成了挑战。邹传伟提出建议,要把美元稳定币当作外币支付凭证归入监管范围,监测其流通情况并防范金融风险,与此同时在数字金融治理里积极应对这一新型支付工具带来的规则重新构建。
以下为邹传伟发言全文(已经发言人审定):
今天我分享主题是“美元稳定币:市场叙事背后的真相”。
一、关于稳定币的基本事实
(一)稳定币的市值和交易量
这张表展示了6月24日稳定币的市值情况,还展示了其交易量情况。能够看出,稳定币当下的市值接近2600亿美金,在全部加密资产市值中所占比例将近8%;稳定币一天的交易量在1500美金左右,在全部加密资产交易量中所占比例能达到97%。
这张图展示了稳定币的总市值情况,它体现出在过去这些年里有变化,且呈现出很明显的上升趋势。
99%的稳定币以美元为锚定。纽约一家名为Artemis的区块链数据分析公司最近发布了报告,报告显示99%以上的稳定币交易量源自加密资产交易,预计到2025年用于实体经济活动的交易量将达723亿美元。
加密资产交易主要借助稳定币来开展,稳定币的主要应用场景存在于加密资产交易当中。我们探讨稳定币时,不能回避这个基本实情。
(二)不同稳定币的市值占比
这张图展示了不同稳定币的市值占比情况,排名靠前的稳定币都带有USD字样,这表明它们属于美元稳定币,其中DAI锚定美元,BUIDL是由美国贝莱德公司发行的代币化美元货币市场基金。第一大稳定币为USDT,其市值占比达62%;第二大稳定币是USDC,它由前段时间上市的Cricle公司发行。
(三)稳定币在不同公有区块链上的分布
稳定币的技术底座是公有区块链。稳定币发行在哪些公有区块链上呢?最大的是以太坊,其占比为50%。第二大是波场,占比接近32%。然后还有索拉纳链、币安智能链和Base链等。这些都是海外的公有区块链。
(四)稳定币的储备资产
这张图展示了Circle公司所发行的USDC的最新状况,USDC的发行量为616亿美金,其储备资产是619亿美金,这里面蕴含着资产负债的概念,稳定币从发行机构的角度而言相对于负债,为了支撑这些负债,需要拥有储备资产。
这张图右半部分展示了USDC的流动性状况,在7天内,Circle公司新发行了一定数量的USDC,在30天内,Circle公司也新发行了一定数量的USDC,在365天内,Circle公司同样新发行了一定数量的USDC,同时,在7天内,用户赎回了一定数量的USDC,在30天内,用户也赎回了一定数量的USDC,在365天内,用户同样赎回了一定数量的USDC。由此能够看出,USDC的发行十分活跃,USDC的赎回也十分活跃。
这张图展示了USDC的储备资产,储备资产主要分为几大块。其中第一大块是美国国债,价值283亿美元。第二大块是回购协议,价值254亿美元。第三大块是银行存款,金额将近80亿美元。
Circle公司把储备资产里美国国债的信息都罗列出来。5月30日,期限最长的美国国债到期时间是7月29日。也就是说,Circle公司持有的美国国债期限在两个月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