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气象局最新消息,2日傍晚至3日清晨,天津地区将迎来一场强度较大的降雨过程,其中南部及东部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大暴雨,同时还将伴随短时强降雨以及大风等剧烈的天气变化。
天津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密娜指出,到7月2日下午4点为止,天津市中南部地区平均降雨量达到了5.4毫米,其中静海区的唐官屯记录到了最大降雨量,为53.3毫米;而最大小时降雨量则是31.8毫米,这一记录同样来自静海区的西翟庄。在中心城区,平均降雨量为1.3毫米,而最大降雨量则为3.4毫米,这一数据是在河西区的全运村测得的。
孙密娜指出,根据预报信息,2日傍晚到3日早上,天津地区将迎来一场大到暴雨,其中南部和东部部分区域可能遭遇大暴雨。而在3日傍晚到夜间,分散的雷阵雨天气也将出现,整体来看,雨量分布并不均匀,对流现象较为明显。在降雨期间,还可能出现短时强降水,小时降水量可能超过60毫米,同时伴有7至9级的短时大风。
气象部门指出,降雨的主要时间段落在2日的傍晚至夜间,提醒广大民众在出行时务必注意,以免强降雨和大风等恶劣天气造成不良后果。
为保障天津市的防汛安全,经过充分讨论和评估,天津市水务局在7月2日的14时点正式开启了针对洪涝灾害的IV级应急响应。与此同时,天津市防汛指挥部市区分部也在7月2日的10时启动了针对中心城区的防汛IV级应急响应。天津市区两级的水务机构迅速行动,全力以赴,切实抓紧落实各项防御措施,确保能够有效应对降雨带来的挑战。
水务部门预先腾出调蓄区域,对全市的水库和行洪河道进行合理的水位调控,确保海河及中心城区的二级河道处于较低水位运行状态。海河口的泵站及时启动,海河闸的闸上水位被控制在0.5米以下,以此保障市区排水和调蓄的需求。天津市北部的于桥水库和杨庄水库均保持在汛限水位以下,随时准备拦截和蓄存洪水,以减轻州河、蓟运河等行洪河道的压力。
此外,对中心城区的二级河道水位进行适度下降,同时强化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调度,以减少污水管道中的水位。各雨水泵站和调蓄池均做好了启动泵机的准备,针对中心城区容易积水的地点和地下通道,已制定了“一地一案”的应急预案,并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此外,提前部署了人员和物资设备,由600多名排水专业人员和400名社会支援力量组成的队伍正在岗位上坚守,一旦遭遇强降雨,将立即启动应急排水设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