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媒体7月12日的报道,在针对今年6月导致260人丧生的印度航空171航班空难的初步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揭露了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
这架已经服役12年的波音787梦想客机在起飞不久,其两个燃油控制开关竟意外地被切换到了“切断”位置,这一操作直接导致了发动机燃油供应的中断,最终造成了飞机完全失去动力。一般情况下,只有在飞机着陆之后,才会进行燃油开关的“切断”操作。
驾驶舱内的语音记录设备记录了一名飞行员对另一名飞行员提出的疑问,询问对方为何会“切断燃油供应”,而后者则回应称并未进行此操作。然而,录音资料并未清晰地指出具体是哪位飞行员所说的内容。在飞机起飞阶段,副驾驶负责操纵飞机,而机长则主要负责监控飞行情况。
随后,燃油开关被调整回常规飞行状态,导致发动机自动重新启动。在空难发生之际,一台发动机正在努力恢复推力,而另一台虽然已经重新点燃,却尚未恢复动力。印度航空171航班在印度西部城市艾哈迈达巴德上空,于一个密集的居民区上方飞行不足40秒后便坠毁,这一事件成为印度史上最令人困惑的航空悲剧之一。
调查人员正对飞机残骸和驾驶舱记录仪进行详尽检查,目的是为了揭示起飞后所发生的一切。根据Flightradar24的数据揭示,印度航空的该航班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攀升至625英尺的高度,然而,仅过了50秒,其位置信息便消失了。周六公布的15页报告对初步调查结果进行了阐述。
此次调查由印度方面主导,波音、通用电气、印度航空、印度监管机构以及来自美国和英国的专家共同参与其中,调查过程中提出了众多疑问。调查人员指出,该燃油开关的杠杆锁定设计能有效避免意外激活——解锁前需向上拉动,随后方可转动开关,这一安全机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沿用至今。这些开关均按照严格的生产标准制造,其可靠性极高。此外,保护支架可进一步防止其因意外碰撞而触发。
这位匿名的加拿大航空事故调查员指出,单手一次性同时操控两个开关的难度极高,故而意外触发的风险极其微小。这一点正是印度航空此次空难备受瞩目的重要原因。
若飞行员有意或无意中操作了该开关,“那么必然会激起人们的疑问:为何……会选择将开关切换至关闭状态?”这位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前航空事故调查员、航空领域的专家肖恩·普鲁赫尼茨基如是说。
肖恩·普鲁赫尼茨基指出:“这究竟是有意为之,还是误操作导致的混乱?这似乎不太可能,因为飞行员并未报告任何异常现象。在众多驾驶舱紧急状况中,飞行员或许会误按按钮或作出错误决策,但在此事件中,并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而且,也没有任何讨论表明燃油开关被错误地调整了。这类错误通常不会在没有明显问题的情况下发生。”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前任执行主任彼得·戈尔茨也提出了相似的见解,他表示:“调查结果令人极度担忧——飞行员在飞机起飞后仅仅几秒钟便关闭了燃油供应开关。”
驾驶舱语音记录仪所记录的数据很可能远远超出了目前已公开的内容。仅凭“为何要关闭燃油供应”这样的单句,并不能完全解释清楚问题。他这样说道。
新发现的线索显示,驾驶舱内的相关人员已手动关闭了这些阀门。然而,关键在于,究竟是谁执行了这一操作,其动机又是什么?两个开关在短短数秒内相继被关闭,紧接着又迅速恢复启动。语音记录仪的资料将进一步揭露真相:是操控飞机的飞行员试图重新启动发动机,还是负责监控的飞行员实施了这一行为?
调查人员指出,驾驶舱语音记录仪——该设备中保存了飞行员麦克风发出的音频、无线电对话以及驾驶舱内的环境音——对于破解这一谜题至关重要。
他们尚未核实发言者的具体身份,这一信息极为关键。一般情况下,在审听语音记录设备的过程中,会有对飞行员相当了解的人员在场提供帮助以确认身份。然而,截至目前,我们尚未明确知道究竟哪位飞行员曾关闭并再次开启了那个开关。戈尔茨这样说道。
简言之,调查人员强调,目前迫切需要的是清晰明确的语音身份鉴定、标注说话人的完整驾驶舱对话记录,以及对于飞机从离开登机口至坠毁全程的通信内容的彻底审查。
他们强调,这进一步证明了在驾驶舱内安装视频记录仪的紧迫性;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亦曾就此提出过类似建议。通过肩上视角的录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是哪只手触碰了那个断开开关。
报告显示,在171航班起飞前,两位飞行员及机组成员均顺利通过了酒精检测,确认其符合飞行条件。他们,这两位以孟买为基地的飞行员,在航班起飞的前一天便抵达了艾哈迈达巴德,并且得到了充足的休息。然而,调查人员对报告中提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细节表示了特别的关注。报告显示,在2018年12月份,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发布了一则针对波音737系列飞机的特殊适航信息通报,该通报指出,在部分飞机的燃油控制开关安装过程中,未能激活其锁定机制。
尽管该问题已被记录在案,然而它并未被认定为安全隐患,故而无需颁布适航指令(AD),该指令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范,其目的是针对产品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整改。
波音787-8机型同样配备了类似的开关装置,这一设计也应用在了印度航空的VT-ANB号坠毁飞机上。鉴于这份特别适航信息仅作为建议性质,印度航空并未按照建议进行相应的检查。普鲁赫尼茨基透露,他希望能够了解燃油控制开关是否存在任何问题。
报告中的这一段落究竟阐释了何种含义?这暗示着只需轻轻操作,开关便能实现关闭发动机并停止燃油供应的功能吗?在锁定功能未被激活的情况下,又会发生何种情况?开关是否会自动移动至关闭位置并关闭发动机?若果真如此,那将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若非如此,也必须给出相应的解释。他这样说道。
然而,其他人并不将其视为一个核心问题。“我未曾听闻过这份看似不起眼的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发布的文件。飞行员们若对此类问题有所疑虑,通常会迅速提出,但我并未从他们那里听到过有关燃油开关的任何抱怨。尽管报告中有提及,这一点值得深入探究,但或许它只是众多干扰因素中的一个。”戈尔茨如此说道。
前印度飞机事故调查局(AAIB)的资深调查员基肖尔·钦塔机长试图探究,飞机的电子控制单元是否是导致开关跳闸的根源。
飞行员是否能在未亲自操作的情况下,仅通过飞机的电子控制单元,以电子信号的方式激活燃油切断开关?若该开关系电子式自动跳闸,情况则令人感到不安。他向媒体透露了这一担忧。
报告显示,从油罐中取得的燃油样本质量上乘。专家们先前推测,燃油污染可能是引发双引擎故障的诱因。值得关注的是,截至目前,波音787及其配备的通用电气GEnx-1B引擎尚未发布任何相关的咨询通告。机械故障已被初步排除,但仍需等待进一步的调查结果。
报告进一步表明,飞机的冲压空气涡轮(RAT)已经展开——这一现象是主要系统出现故障的显著标志——同时,起落架处于放下状态,亦或是尚未收起。
波音787梦想客机底部配备了一种名为冲压空气涡轮的小型螺旋桨,其主要功能是在紧急情况下作为备用发电机。一旦飞机的双发动机停止工作,或者三个液压系统的压力都异常低,该涡轮会在飞行过程中自动展开,并供应有限的电力,以确保关键飞行系统的正常运作。
普鲁赫尼茨基指出,冲压空气涡轮的展开情况有力地印证了双发动机均出现故障的判断。同时,一位波音787的飞行员也对他认为的起落架未完全收回的原因进行了阐述。
现在每次我操控787起飞,都会对起落架的收起动作保持高度关注。当拉起起落架的手柄,我们一般已经攀升至大约200英尺的高度,而整个起落架的收起动作则是在大约400英尺的高度完成的——这一切都得益于飞机所配备的高压液压系统,整个操作过程大概只需要八秒钟。
这位飞行员认为,操控飞机的飞行员根本无暇顾及此事。
双发动机同时出现故障,飞机开始急剧下降,你的内心不只是震惊,更是恐惧至极,以至于感到麻木。此时,你的目光不会聚焦于起落架,而是只有一个想法占据脑海:飞机应该安全降落在何处?在这种紧急情况下,飞机的高度根本不足以应对。
调查人员表示,机组人员曾试图挽救局面,但一切发生得太快。
飞机引擎被停了下来,紧接着又恢复了运转。飞行员察觉到引擎的推力正在逐渐减弱——他推测先是左侧的引擎出现问题,紧接着右侧的引擎也出现了同样的状况。普鲁赫尼茨基这样说道。
然而,右侧引擎未能及时完成加速,导致推力匮乏。尽管两台引擎均被设定为‘运转’模式,但左侧引擎率先关闭,而右侧引擎的恢复却来得过于迟缓,结果已是无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