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东亚杯,国足0:2负于日本。
一,对阵韩国的脆败,使久尔杰维奇已经被改了毛病。
东亚杯的首轮比赛中,尽管我国足球队在跑动距离上比韩国队多出了4400米,高强度跑增加了1300米,高强度的跑动次数更是多了110次,但最终却遭遇了败绩,这一结果对以往认为跑动是足球战术核心的传统观念造成了颠覆。
经过长达三十年的曲折历程,中国球迷深刻体会到了一个痛苦的事实,那就是足球运动与12分钟跑测试之间并没有太大的直接联系。
王上源的个人布朗运动演变为黄政宇与高天意的双人旋转,国足在双后腰阵型下的中场防线却接连被攻破,这表明国足在18强赛中的淘汰并非由于阵型问题,教练的作用也不大,归根结底是技术上的差距以及实力上的不足。
在对阵日本的比赛中,以史诗般的0比7为鉴,中国国足若欲在险境中寻求突破,就必须做到既不畏牺牲,又不怕牺牲得过于狼狈。
久尔杰维奇在韩国队面前留下了心理创伤,因此在杭州亚运会上他采取了五后卫的战术,这完全符合常理。久尔杰维奇已经深刻认识到,凭借中国球员的技术水平,除了在后方堆积人手进行偷袭,他们根本无法战胜日韩球队。
二,遭遇日韩两支队伍的惨痛失利,久尔杰维奇对于继续执教中国国家足球队已感信心全无。
比赛伊始,日本队顺理成章地占据了优势,然而与一、二队相比,三队在得分效率上显得稍逊一筹。尽管如此,他们在第11分钟就率先破门得分。面对我国的后防线,这样的防守显然难以持续。接下来的问题,是否会重蹈上一场被韩国队压制得毫无反击之力的覆辙呢?
在第16分钟的时刻,日本队的后卫犯下了失误,而我国球员张玉宁却未能把握住自己通过激烈拼抢所获得的直面球门的机会。
上半场国足表现中最值得称道的,莫过于其富有进攻性的防守策略,这一点与久尔杰维奇、扬科维奇以及两位姓李的本土教练有着显著的区别。
在下半场的较量中,我国足球队展开攻势,场上局势变得旗鼓相当。然而,在第62分钟,日本队发起反击,再度攻入一球,比分变为2:0。随着这一进球,比赛的悬念基本上已经揭晓,鉴于我国球队的进攻状况,想要连追两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面对中国足球连续不敌韩国二队和日本三队的情况,这充分表明了中国足球与日本、韩国足球之间的差距仍在不断加剧,且这一趋势已经无法逆转。
在洞察了现实的凄凉之后,久尔杰维奇对执掌国足的职位失去了热情,原因显而易见,那是一个充满名利争夺的场所,同时也是漩涡与纷争的集中地。
无论谁来执教,短期内都带不动目前的中国男足。
久尔杰维奇带完东亚杯之后,就会回到相对更纯粹的国足梯队。
久尔杰维奇意料之中地成为了牺牲品,然而,国足的教练位置上仍将有人接连上任,这口火山般的国足之位,仍有勇敢者愿意在危险边缘起舞。这现象一方面是因为确实存在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无畏之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对我国足球抱有过于美好和善良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