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第七届浦东新区长三角集成电路技能竞赛正式拉开帷幕,活动地点位于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以下简称“集设园”)。
以赛为媒,厚植产业沃土
浦东新区着力打造的全国示范性劳动技能竞赛重点项目,本次比赛以“芯智慧,新未来”作为核心主题,紧密围绕产业发展的前沿领域和人才培养两大关键点,为浦东新区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持。
何大军,张江高科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在介绍中指出,长三角集成电路技能竞赛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而今年则是第三次在该集设园举办。作为上海市首批认定的特色产业园区,自2018年正式揭牌至今,集设园已经成长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为完备、技术水平最为尖端、自主创新能力最为突出的核心区域。张江高科作为张江科学城产业生态的先锋和产业资源的整合者,始终秉持“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理念,依托“895人才汇”、“紧缺人才产教基地”等多元化平台,每年输送超过5000名高校毕业生,实训工程师人数更是突破万人,从而为我国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本届赛事将致力于加强长三角地区的合作,促进技术共同研发、人才共同培养和标准共同构建,从而助力浦东新区汇聚全球集成电路领域的强大资源。
硬核启动,构建集成电路人才竞技生态
在启动仪式上,浦东新区总工会、区科经委、区人社局、团区委以及张江高科等机构的相关领导,与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等单位的负责人一道,共同触发了启动按钮,正式宣告第七届浦东新区长三角集成电路技能竞赛的全面展开。
在活动现场,摩尔精英副总裁赵启林向与会者揭晓了第七届浦东新区长三角集成电路技能竞赛的具体赛道划分、题目内容以及比赛的相关规定。本次竞赛主要围绕安全加密和人工智能这两个领域的尖端技术展开,特别设立了“依照国家密码标准的安全加密芯片设计比赛”以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编程比赛”两个赛道。这两个赛道既注重理论的深入探讨,又强调工程的实际应用价值,为行业内的专业人才搭建了一个进行技术交流和创新突破的优质平台。
为确保赛事的权威性,活动现场增设了导师任命典礼。据悉,在六月底之前,众多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业界资深专家们,已对本次竞赛的题目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讨和多次核实,旨在确保竞赛题目既符合学术研究的深度,又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并保证竞赛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全流程赋能,激活“人才+产业”双引擎
赛事不仅是技能竞技的舞台,更是人才成长与产业升级的纽带。自7月上旬开始,大赛将依次进行选手的初赛、面试、线下决赛以及闭幕式等环节。同时,还将同步举办与赛题相关的系列培训、集成电路人才对接会以及校园招聘会等活动。整个赛事安排既丰富又充实,既注重多样性也强调体系化,实现了“培训-竞赛-认证-应用”的有机结合。通过精确对接人才与企业需求,赛事助力浦东新区打造高水平的的人才集聚地,同时也在不断壮大青年科技人才、杰出工程师以及高技能人才队伍。
在大赛筹备与实施过程中,参赛者们将深入掌握专业知识,并熟练运用创新工具,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效率,同时通过实战锻炼,显著提升职业技能及创新思维能力。除此之外,两大竞赛领域分别邀请了企业团队/高校团队、个人选手参与竞技,均设立了金、银、铜奖三个等级。主办方将为得奖的个体和团队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张江高科更是别出心裁,为获奖者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使用权以及研发办公物业的使用权作为额外奖励,旨在从多方面助力人才的成长和技术的转化。
浦东新区在创建全国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标杆项目的过程中,将长三角集成电路技能竞赛视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该竞赛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持续关注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动态,坚持不懈地推进。近三年的时间里,尤其是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精心组织与承办的过程中,我们紧密围绕时代主题,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及“卡脖子”难题,成功为大赛塑造了新的模式,增添了新的价值,从而大幅提高了大赛的参与度和广泛影响力。
本次盛大赛事由浦东新区总工会、区科经委、区人社局、共青团区委以及张江高科共同发起主办,同时得到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和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的协助,具体承办工作由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负责,执行方则是上海爱思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此外,合见工软、摩尔精英和创合汇也给予了重要的特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