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团抵达陕西,实地见证了榆林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进步。这一进步正推动着“黑色资源”与“金色田野”的协同发展。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就,正在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
走进青创联盟
当天,采访团抵达米脂小米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对陕西青创联盟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该公司展厅位于一层,陈列着多种多样的特色小米商品。与此同时,在分拣包装车间,工作人员正辛勤劳作,现场气氛热烈,呈现出一幅繁忙的劳动画面。
青创董事长创业路
张雄彪,担任该公司董事长的他,亲身见证了示范园的壮大与拓展。来年,他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创业,与返乡的青年大学生们携手合作,共同创立了陕西青创联盟。他们共同构建了淘米易购电商平台,使张雄彪成为了首批借助电商平台销售米脂小米的年轻农民之一。他的洞察力极为敏锐,在创业初期便迅速明确了品牌化的发展战略。
打造小米品牌
张雄彪创立了“桃花峁”米脂小米品牌,对种植、加工、包装等环节进行了全方位的投入。他有效地解决了米脂小米的销售和定价问题。同时,张雄彪与农户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并与103个村党支部建立了结对关系。他推广了“订单农业”模式,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价0.2元的价格收购小米。
引领行业标杆
青创联盟向种植户提供了标准化的种子及有机肥料,建立了溯源管理机制,并且对质量监管实施了严格措施,这为米脂小米产业树立了榜样。目前,该示范园区已吸引包括陕西青创联盟、米脂县精秋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加入,产业发展的势头呈现出了明显的积极性和上升动力。
碳基固废新突破
聚焦工业领域,2024年,榆林中科环保科技集团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携手合作,共建了我国首个碳基固废中试基地。该基地的研究团队发现,通过特定的“激活”技术,煤矸石得以转化为人工土壤。
科研创新前景广
该技术成功实现了矸石与土壤的分离、可控的分级筛选以及生物降解矸石至快速形成土壤的过程,显著填补了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科研团队针对无害化处理难题进行了广泛实验,并成功研发出绿色脱除重金属等关键技术。目前,已建成具备万吨级生产能力的生态功能土生产线。展望未来,团队计划加强合作研发,以验证该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效果。
在煤矸石处理技术方面,至米脂小米产业实现升级,榆林正借助科技创新勾勒出新的发展蓝图。对于榆林所采纳的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产业发展路径,您有何独到见解?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此外,请别忘了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