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某一天,抗美援朝战争结束,远在台岛的蒋介石收到相关情报,他一脸感慨地对儿子蒋经国说,不得不说毛泽东太可怕,其打仗太厉害,也许自己这辈子都难以回到大陆了。
蒋经国听后,也是一阵沉默。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未曾进入过军校学习,也没有出过国留学,然而他在军事方面展现出的天赋,是被全世界所认可的。
关于毛主席打仗厉害,世界各国军事学者有过种种讨论。
一、毛泽东三大老家本领
美国学者韦克曼研究毛主席多年,在他所著的《毛泽东思想透视》一书中提及,毛泽东先生打仗极为厉害,原因是他具备“三个看家本领” 。
第一,毛主席总能打出以少胜多的胜仗。
在毛主席一生,他指挥了无数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争。
中央苏区时期,国民党军在兵力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在武器装备方面,同样具有压倒性优势,远远超过红军。
然而,毛主席有着游击战、运动战等军事理论,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红军在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战役中,取得了辉煌胜利。
四渡赤水战役更是让世人看到了毛主席的军事天才。
多位元帅指出,四渡赤水战役是军事奇迹,换作其他人指挥,恐怕很难取得胜利。
美国有多位军事家指出,这是一场难以复制的军事奇迹,要是美军处于红军这般的险境,就算美军清楚四渡赤水战役的整个过程,美军也没办法成功从国民党军包围圈中逃出 。
毛主席指挥了一场四渡赤水战役,这场战役把国民党军和蒋介石耍得团团转,从此以后,红军基本上跳出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包围圈。
二、毛主席善于以弱胜强
韦克曼还指出,毛泽东先生在军事上有两个看家本领,一个是以弱胜强,另一个是以被动胜主动,除此之外,还有以少胜多这一本领 。
整部红军战史,是一部以弱胜强的战争史,红军能一次次取得胜利,是由于毛主席极为擅长以弱胜强。
抗战期间,八路军实力相比于日军处于绝对劣势,新四军实力相比于日军同样处于绝对劣势,而这两支队伍都属于我党 。
然而,在八年抗战期间,我党武装力量没有被日军消灭,也没有被国民党顽固派消灭,不仅如此,还以弱胜强,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拥有了一百多万正规军。
这一切都离不开毛主席的天才指挥。
抗战爆发后不久,毛主席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明确指出,同志们,在当前战争形势下,我党绝不能与日军进行正面硬刚,要和敌人开展运动战以及敌后游击战,队伍需要分散开来,要尽可能多地建立革命根据地,通过积累小的胜利来获取大的胜利。
朱德听后表示,他完全同意毛主席的建议,在日军具备绝对军事优势的情形下,集中兵力与敌人对抗是不利的,而将队伍分成一股股力量,有利于我军发展壮大 。
至于“以被动胜主动”这一点,抗美援朝战争则体现的淋漓尽致。
客观地说,这场战争,对于志愿军来说,局势的确非常被动。
美军的武器装备远远领先于志愿军,然而,在这般被动的局面之中,毛主席却总是能够寻找到一些巧妙的战术来打破困局。
1951年,李奇微掌控了“联合国军”的指挥权,此后,志愿军的损失开始增加。
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回国汇报战事,毛主席给邓华支招,面对美军这样强悍的对手,志愿军要改变战术,这战术是以往对阵国民党军时期的 。
志愿军需懂得运用穿插作战,以此包围歼灭敌人的小股部队,在美军强大火力之下,志愿军应转变思维,不要妄图一次性歼灭美军的一个师或一个团,完全能够一次性消灭他们的一个连或一个营,凭借积小胜达成大胜。
可以说,在毛主席一系列正确巧妙战术下,志愿军以被动胜主动。
三、毛主席强调人民军队要和人民站在一起
当然,西方那些自称为军事学者的人,对毛主席的研究,谈不上有多深入,毛主席打仗厉害,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后世有不少学者进行分析,毛主席打仗极为厉害,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毛主席十分擅长总结经验教训。
据毛主席一位警卫员回忆,每次战斗结束后,毛主席都会仔细分析战斗报告,结合战斗实际情况,毛主席会与同志们一同讨论,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我党的将领们成长速度越来越快,军队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强。
还有一个原因,毛主席从来不会独断专行,对于下面将领提出的意见,毛主席能够听得进去。
相比之下,蒋介石却总是独断独行,肆意插手前线指挥工作。
比如在辽沈战役期间,卫立煌提出建议,他建议蒋介石不要匆忙去支援锦州。廖耀湘也提出了相同建议,他同样建议蒋介石不要匆忙去支援锦州。然而结果是,蒋介石不但大骂了他们一通,还强令廖耀湘兵团必须马上增援锦州。
应该这么讲,倘若不是蒋介石指挥混乱,国民党在辽沈战役中不会惨败至此。
反观毛主席,他不会胡乱干涉下面将领的指挥,在战略层面,他会给出大方向和建议,在战术上,毛主席很善于倾听下面将领的想法。
甚至于,战略上,毛主席也会倾听下面将领的想法。
1948年,毛主席对华野下达指示,指示内容为,由粟裕指挥三四个纵队,前往江南作战 。
对此,粟裕并没有执行。
粟裕亲自向毛主席进行了汇报,之后,毛主席不但没有批评粟裕,反而虚心接受了粟裕的意见,进而改变了这个战略。
毛主席打仗厉害,还在于他始终和人民站在一起。
毛主席曾多次指出,要是没有人民的支持,那么我党就不可能取得革命胜利,也不可能一次次打败敌人。
淮海战役取得胜利之后,陈毅满是感慨地表示,要是没有五百多万民众支援前线,淮海战役就不会取得胜利 。
当然,除了以上一些原因外,毛主席打仗厉害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我党拥有令人难以想象的情报支撑。根据后世解密的历史资料显示,蒋介石身边的一位记录书记员是我党红色特工,国民党国防部一位中将高参也是我党特工。试问,有如此强大的情报系统,我军怎能不打败国民党呢?
针对毛主席在打仗方面表现出色,一位西方学者在一篇文章中讲道,共产党的那些名将能够对毛泽东先生衷心信服,这与毛泽东先生是军事天才紧密相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