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一艘源自二战时代的菲律宾旧军舰在仁爱礁触礁搁浅。该舰名为“马德雷山号”,其初衷是企图通过这一行为对中国造成困扰。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艘破旧的军舰却意外地成为中国加强南海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契机。
菲律宾当时经济状况不佳,总统埃斯特拉达被指控涉嫌贪污。他们选择在这个时机进行这一行动,恰逢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受轰炸的次日。菲律宾官方虽称其为意外,实则是有意将船只停泊在仁爱礁,意图制造事端,以此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
中国迅速作出反应,在短短两天内通过外交渠道表达立场,强调仁爱礁属于中国领土,并要求菲律宾将船只撤离。此后,中国在南海的巡逻频率显著提升,海警和渔政部门相继前往该海域执行任务。
菲律宾曾误以为凭借这艘破旧的船只便能够长期占据该地,然而船只却始终处于破败状态。随后,中国海警频繁截获菲律宾的补给船只,使得船员们生活困苦,饮食不周。菲律宾虽欲撤回人员,却又担心失去颜面,因而只能勉力支撑。
自2000年起,我国在美济礁与永暑礁两地设立了气象观测站和导航设施。这些重要设施日后成为了海上巡逻的基石。进入2013年之后,我国加速了填海造岛的步伐,借助“天鲸号”等设备进行填海作业,并在此过程中建设了机场与港口。如今,永暑岛已拥有长达3000米的跑道,使得战斗机能够在此起降。
菲律宾持续试图渲染“中国威胁”的议题,然而,其自身船只的破损却意外地成为了中国反驳的依据。在国际法庭就菲律宾对中国提起的仲裁案中,中国依据菲律宾船只被占领的事实进行反驳。尽管最终的仲裁结果并未引起广泛关注,但中国的建设成果却获得了更多国家的认可。
近年来,菲律宾的船只状况日益恶化,舰上士兵生活陷入困境。与此同时,我国岛屿建设不断进步,永暑、渚碧、美济三岛形成三角形布局,有效整合了海陆空作战力量。面对菲方的挑衅,他们却难以掀起波澜,因为根本无人支持他们。
2024年,菲律宾的船只依旧停留在仁爱礁,其船体已经濒临解体。先前试图从中获利的行为,反而变成了中国发展的借口。如今,中国在该海域的活动变得更加规范,而菲律宾的小动作早已不再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南海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菲律宾起初自以为得计,却最终沦为我国战略布局的基石。如今看来,那艘老旧的船只已然成了笑柄,我国早已将这片海域治理得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