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检查费1280元,开药仅79元!这合理吗?患者困惑谁来解

患者对检查费用高达1280元而药物费用仅为79元的现象表示了疑问,不解为何检查的开销远远超过了用药的花费。

6月24日,自媒体博主“河南老郑”在短视频平台上公开了自己近期就医的经历,并对医院的收费标准提出了疑问。他透露,不久前他因身体不适前往医院就诊,挂号费用为20元。接着,他进行了验血、验尿和CT检查,检查项目繁多,费用总计高达1280元。在购买药物时,他仅花费了79元,此外还需支付10元停车费。综合来看,他此次就医的总费用达到了1369元。检查的费用竟然超过了药品的费用,这难道意味着我支付的是医院设备的电费吗?这究竟是在治疗疾病,还是在为医疗器械提供服务呢?

总结河南老郑的困惑有以下三点。

该药物的实际治疗费用仅为79元,按理说看病的费用也应是79元,然而医院却额外收取了1280元的检查费用,这笔费用本无必要支出,因此我强烈建议取消这一检查费用。

是否应当审视检查费用动辄数千元是否公允?进行一次检查究竟会消耗多少电力或对检测设备造成多大损害?医院自主设定检查费用,患者既无讨价还价的权力,也缺乏了解的渠道,只能被动接受不公平的条款。我们期待医院能重新审视并调整检查费用,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明明只是轻微的病症,药费仅需79元,但医生为何不采用常规的诊断手段来明确诊断,而是选择花费巨额资金进行一系列检查?这难道是医术水平的倒退吗?

关于老郑的疑问,6月26日,河南省一家医院的一位医生以匿名方式作出回答:“你进行了血液、尿液检查,以及CT扫描,总计花费1200元,购买了价值79元的药物,便以为诊疗费用仅需79元?医生并非拥有超能力的神医,不能仅凭一瞥便准确诊断病情!若是大家都如此理解,我们恐怕将无法继续正常接诊。至于检查费用较高的问题,CT扫描的价格并非我们能决定的,生化检查、CT扫描以及核磁共振等检查项目的费用都有明确的规定。”

过去药品价格高昂时,大家纷纷指责医院滥用药物,以药为生。而现在药品价格下降,却又对高昂的检查费用表示不满。假设一次1200元的检查之后需要开具1万元的药品,你又会作何感想?庆幸自己身体无大碍,无需服用药物。你还会抱怨检查耗时两小时,而看病却只需三分钟,一旦检查结果出来,我便可立即确诊,甚至在你未踏入诊室之前,我已在电脑上查看了结果,因此开药自然迅速。

没查出大病不是应该高兴吗?

患者为何会有诸多疑惑呢?简单来说,患者就医后接受了多项检查,最终得知病情并不严重。然而,尽管病情轻微,检查费用却高达1200元,而药品费用仅为79元。这让患者感到困惑,觉得这笔检查费用过高,甚至怀疑医生的做法,认为医生并未提供必要的检查,从而感到自己受到了欺骗。

关于此事,众网友看法各异。有位来自山西的医生表示:“经过检查,患者并无重大疾病,可他们却感到不悦,难道只有发现严重病症、住院手术,检查的费用才算有所值吗?要是检查免费,他们甚至希望对身体进行全面检查。”

福建的一位医生表示:“有些病人容易产生疑虑,一旦医生增加一项检查,他们就会觉得受到了过度治疗。然而,医生这样做也是出于无奈,其根本原因在于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医生不相信患者的自述,而患者也不信任医生,他们觉得额外的检查只是为了增加收入。一旦开始收费,抱怨和不满就难以消除。”

医生为何会进行价值1200元的检查呢?这主要是因为医生在诊断病情时遇到了困难,为了达到更高的准确性,不得不依赖医疗仪器。考虑到当前患者法律意识较高,一旦发生意外就可能会提出索赔,医生为了保护自己,防止出现误诊,会根据病情开具相应的检查项目,以验证自己的初步诊断,从而便于后续的治疗工作。

若患者未因检查疏漏提出索赔要求,质检部门便无需提供更多证据以支持诊断,同时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也能减少检查项目,然而,这样的做法在现实中可行吗?显然,这是不被允许的!

其次,需考察费用动辄高达上千元是否公允?这一点颇具争议,因为一些检查项目,比如心脏冠状动脉CTA、心脏冠脉造影术等,它们需要借助高端设备和技术,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极高,且检查流程相对繁琐,因此费用上千元在某种程度上是合理的。以心脏冠状动脉CTA为例,其价格大约在2100元左右,而心脏冠脉造影术的价格则在2600元左右。

此外,执行检验任务需由具备专业资质的技术人员来执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解读,相应的人力成本亦将包含在检验费用之中。以某些特定类型的检验为例,往往需要由经验老道的医生或技术专家亲自操作并进行分析。

拍片1280元开药79元,患者质疑检查居然比开药贵!检查费值不值?__拍片1280元开药79元,患者质疑检查居然比开药贵!检查费值不值?

国家医保局经过深入调研,制定了检查费用的标准,医院参与此过程的几率极低。只要医院能够公开且明确地公布检查项目的费用,确保患者充分知晓费用构成,即便检查费用较高,患者也应当予以理解与接受。相反,若费用信息不公开,患者有权进行监督和提出疑问。

最终,为何小小的病症却需要做那么多检查?须知,借助仪器进行检测,才能有效减少漏诊和误诊的情况。以前,医生们只能依靠自己的手感与经验来诊断疾病,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难道你以为他们不愿意使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吗?在仪器尚未普及的年代,医生们只能凭借自己的双手进行体检,只能依赖经验去猜测和摸索,其中的误差是显而易见的。

检查费用已经在调整下降了

实际上,我真心觉得当一名医生相当棘手,检查项目过少会被视为不称职,而检查项目过多则可能被误解为追求经济利益、意图盈利。

有人觉得检查费用较高,实际上,这笔费用一直在进行调整,经历着起伏变化,这也体现了公众的意见。

6月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管理的媒体渠道公布信息,自本月份开始,我国各医院将对超声检查、综合诊断、中医针灸、中医骨科、中医特色治疗等医疗服务项目进行价格调整。同时,多个地区将针对部分医疗服务项目制定指导价和限价等政策,这些措施将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在本次价格调整过程中,主要针对那些以设备消耗为主或历史上定价较高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降价处理;与此同时,对于那些能够反映技术劳务价值或历史上定价较低的项目,则实施提价措施。

广东、安徽、福建等地区,影像检查的费用持续下调,具体收费分别是50元、40元、41元,与之前动辄上百元的费用相比,降价幅度相当显著。而在上海,根据医疗机构的不同等级,分别设定了50元、43元、35元的价格标准。

在重庆,一位三甲医院的放射科负责人指出:“除了价格下调,检查项目的收费标准也经历了重大改革。根据放射科最新的收费标准调整规定,上肢的摄影检查将按照一个部位计费。换句话说,若同时检查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费用也将仅按一个部位来计算。而在此次调整之前,此类检查是按照三个部位分别计费的。”

互相理解包容才是破局

医疗费用构成中,检查费用与药品费用的比例问题,一直是医患双方关注的重点,这一问题背后涉及医疗诊断的思维方式、成本构成的复杂性以及政策调控的多个层面。

从患者视角来看,当遇到检查费用远超药品费用的情况时,他们会对费用的合理性以及检查的必要性产生疑问。这种疑问源自于他们对医疗过程直观感受的体验以及对经济负担的考量。这样的诉求是值得理解和关注的。

在医疗实践中,现代医学之所以高度依赖检查手段,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诊断的精确度并减少误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应对病情的复杂性和医疗责任的现实需求。此外,检查项目的价格设定也有其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成本构成原理。

患者需要合理挑选就医的级别,并且熟悉医疗的程序,这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增加服务的透明度,增强医患之间的交流,可能成为解决这一冲突的有效方法。在医疗行业,各种问题都需要在持续的协调与调整中寻找平衡点,这既要求政策的不断完善,也亟需医患双方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XML地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备案号:晋ICP备19004532号-1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